数株溪柳色依依,深巷斜阳暮鸟飞。
门前雪满无人迹,应是先生出未归。
数株溪柳色依依,深巷斜阳暮鸟飞。
门前雪满无人迹,应是先生出未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带有几分寂寞的田园风光。"数株溪柳色依依",溪边的柳树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碧绿,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这种"依依"的形容词用来形容柳树的姿态,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手法,传达了一种柔和而深长的情感。
"深巷斜阳暮鸟飞",随后转换了场景,从溪边到村落,阳光从狭窄的巷子间斜射进来,给人的感觉是日影渐长,一天就要结束了,偶尔有鸟儿飞过,营造出一种宁静又不免有些孤寂的情境。
"门前雪满无人迹",这里转到了室内的景象,或许是在冬季,门前的雪花纷纷,每一片都完美而独特,但却没有人的脚印,显得异常清净和冷清。这也反映出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是多么的幽静和寂寞。
"应是先生出未归",最后两句则点出了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核心。主人推测可能是罗生(一位朋友或知己)已经外出但还未回来。这里的"应是"二字带有一种推测和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罗生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这不仅展现了岑参精湛的艺术造诣,也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那种淡泊名利、珍视情谊的情怀。
许君祠、层崖上峥嵘,幽林入清深。
坐嵩丘少室,风烟浓澹,百态变晴阴。
山下一溪流水,不受是非侵。
寂寞悬瓢地,黄屋无心。
木杪巑岏石冢,见人闲几度,夕鼎朝鍖。
问五兵谁作,天地更生金。
百年来、神州万里,望浮云、西北泪沾襟。
青山好、一尊未尽,且共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