恻恻复恻恻,忧思从中发。
感子远来访,畏子遽言别。
不有同心人,何以慰孤寂。
矧兹夏春交,萧艾盈路侧。
江水亦浩漾,风帆还飘突。
行将阻携手,转觉意忽忽。
交好匪在今,高谊敦自昔。
人生宁无别,所悲岁时易。
坐叹辛夷紫,还伤蕙草碧。
仆夫窃相告,怪我悲愤塞。
山中梁鸿栖,江上陆机宅。
井田今芜秽,鹤唳亦寂寂。
子往经其壖,徘徊但陈迹。
天地真旅舍,身世等行客。
汎汎何如损,皎皎奚自益。
修短谅同归,数面聊欢怿。
恻恻复恻恻,忧思从中发。
感子远来访,畏子遽言别。
不有同心人,何以慰孤寂。
矧兹夏春交,萧艾盈路侧。
江水亦浩漾,风帆还飘突。
行将阻携手,转觉意忽忽。
交好匪在今,高谊敦自昔。
人生宁无别,所悲岁时易。
坐叹辛夷紫,还伤蕙草碧。
仆夫窃相告,怪我悲愤塞。
山中梁鸿栖,江上陆机宅。
井田今芜秽,鹤唳亦寂寂。
子往经其壖,徘徊但陈迹。
天地真旅舍,身世等行客。
汎汎何如损,皎皎奚自益。
修短谅同归,数面聊欢怿。
这首《恻恻行》是元末明初诗人倪瓒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离别以及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
开篇“恻恻复恻恻,忧思从中发”,诗人以“恻恻”二字形容内心的忧愁,直接点明了主题。接着,“感子远来访,畏子遽言别”,表达了对朋友来访的喜悦与分别时的不舍,情感真挚而动人。诗人感叹没有知心朋友陪伴,生活中的孤独与寂寞难以排遣,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的珍视。
“矧兹夏春交,萧艾盈路侧。江水亦浩漾,风帆还飘突。”这一段通过春夏之交的自然景象,如茂盛的杂草、浩荡的江水、飘忽的风帆,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行将阻携手,转觉意忽忽。”预示着即将与朋友分别,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也有对当下相聚时光的珍惜。
“交好匪在今,高谊敦自昔。”强调了友情的深厚与长久,并非仅限于当前,而是自古以来就有的高尚情谊。
“人生宁无别,所悲岁时易。”面对离别的痛苦,诗人更感伤于时间的无情流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仆夫窃相告,怪我悲愤塞。”仆人对诗人的悲伤表示不解,侧面反映了诗人情绪的强烈与复杂。
“山中梁鸿栖,江上陆机宅。”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
“井田今芜秽,鹤唳亦寂寂。”描述了环境的荒凉与寂静,象征着社会的衰败与人心的冷漠。
“子往经其壖,徘徊但陈迹。”朋友离去后,诗人独自徘徊在曾经相聚的地方,只能看到过去的痕迹,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天地真旅舍,身世等行客。”将人生比作旅舍中的过客,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体现了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思考。
“汎汎何如损,皎皎奚自益。”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反思,认为泛泛而求不如有所损失,皎洁的追求也未必能带来实际的好处。
“修短谅同归,数面聊欢怿。”虽然生命长短相同,但相聚的时光值得珍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深刻揭示了诗人对友情、离别、时光流逝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倪瓒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龙沙万里音书绝,征人一去无消息。
故乡儿女泣灯前,回忆临岐别仓猝。
牵衣珍重千万思,欲语不语声先咽。
只身鞍马去绝国,路逢战没新骸骨。
白岩日暮鬼火青,徘徊独宿长城窟。
铜花斑驳剑锋寒,匣中长啸频看拔。
雄心何事转凄切,侧身南望江天月。
昨宵归梦到深闺,无限钟情同剌剌。
醒来哀角不堪闻,一夜关山添白发。
谯国王生名博古,故物叠累满环堵。
中有百辟之宝刀,太白之精来下土。
烂如白虹皎如雪,紫气纷纷长不灭。
卷之如钩垂欲折,舒之还成三尺铁。
异哉神物那可比,坚能割玉柔绕指。
蛟龙变化乃如此,刀虽奇谲不宜尔。
王生王生善宝藏,何年持之献我皇。
指麾上下威四方,廷中佞臣如负芒。
佞臣屏退进群贤,巍巍帝德光配天。
小儒敬赋宝刀篇,颂声洋溢千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