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城驰道接,行殿猎原侵。
布骑围熊馆,鸣弦合羽林。
似闻驱猛兽,已见失前禽。
暴殄哀天物,仁哉祝网心。
禁城驰道接,行殿猎原侵。
布骑围熊馆,鸣弦合羽林。
似闻驱猛兽,已见失前禽。
暴殄哀天物,仁哉祝网心。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狩猎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对生命的思考。首句“禁城驰道接,行殿猎原侵”描绘了皇宫与狩猎场相连的景象,展现出皇家狩猎活动的规模与气派。接着,“布骑围熊馆,鸣弦合羽林”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士兵们围绕熊馆,准备狩猎的场景,同时“鸣弦合羽林”也暗示了狩猎时的紧张气氛和军事组织的严密。
“似闻驱猛兽,已见失前禽”则通过拟声词“驱”和“失”,形象地表现了狩猎过程中对动物的追逐与捕获,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消逝的惋惜之情。“暴殄哀天物,仁哉祝网心”则是诗人对这种行为的反思,表达了对浪费自然资源和生命的悲痛,以及倡导仁慈对待生灵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壮观,更蕴含了深刻的生态保护意识和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动我愁,二声伤我虑。
三声思逐白云飞,四声梦绕荆花树。
五声落月照疏棂,想见当年弄机杼。
六声泣血溅花枝,恐污阶前兰茁紫。
七八九声不忍闻,起坐无言泪如雨。
忆昔在家未远游,每听鹃声无点愁。
今日身在金陵上,始信鹃声能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