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沙万里音书绝,征人一去无消息。
故乡儿女泣灯前,回忆临岐别仓猝。
牵衣珍重千万思,欲语不语声先咽。
只身鞍马去绝国,路逢战没新骸骨。
白岩日暮鬼火青,徘徊独宿长城窟。
铜花斑驳剑锋寒,匣中长啸频看拔。
雄心何事转凄切,侧身南望江天月。
昨宵归梦到深闺,无限钟情同剌剌。
醒来哀角不堪闻,一夜关山添白发。
龙沙万里音书绝,征人一去无消息。
故乡儿女泣灯前,回忆临岐别仓猝。
牵衣珍重千万思,欲语不语声先咽。
只身鞍马去绝国,路逢战没新骸骨。
白岩日暮鬼火青,徘徊独宿长城窟。
铜花斑驳剑锋寒,匣中长啸频看拔。
雄心何事转凄切,侧身南望江天月。
昨宵归梦到深闺,无限钟情同剌剌。
醒来哀角不堪闻,一夜关山添白发。
这首《出塞曲》以边塞战争为背景,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征战在外的士兵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情感深沉,充满悲壮与思念。
首句“龙沙万里音书绝”,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远离家乡、与外界失去联系的孤独境遇。接着,“征人一去无消息”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隔绝感,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的无助与焦虑。
“故乡儿女泣灯前,回忆临岐别仓猝。”这两句通过描绘家人在灯下哭泣的情景,以及主人公匆忙离别时的场景,将家人的思念与主人公的离愁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浓厚的悲剧氛围。
“牵衣珍重千万思,欲语不语声先咽。”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与家人分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担忧,又有对家人的不舍,情感细腻而真挚。
“只身鞍马去绝国,路逢战没新骸骨。”这两句描述了主人公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和残酷现实,揭示了战争的无情与残酷,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和平的渴望。
“白岩日暮鬼火青,徘徊独宿长城窟。”通过描绘夜晚荒凉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恐惧,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阴森与恐怖。
“铜花斑驳剑锋寒,匣中长啸频看拔。”这两句通过兵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也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坚韧与勇敢。
“雄心何事转凄切,侧身南望江天月。”主人公虽然有雄心壮志,但在面对生死离别、远离家乡的现实时,内心却变得凄凉与悲伤,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昨宵归梦到深闺,无限钟情同剌剌。”通过梦境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爱。
“醒来哀角不堪闻,一夜关山添白发。”最后两句写出了主人公从梦中惊醒,听到哀伤的号角声,无法承受这份悲伤,一夜之间头发变白,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给个体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和生理变化。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深刻地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霜风被原隰,山流含夕清。
散躅眺林莽,寒鸟相交鸣。
圆景不可驻,荣华安足凭。
众夫何遑遑,志士贵徇名。
令名苟不立,碌碌忝浮生。
缅怀吴中彦,珥笔侍承明。
青藜照中秘,艺藻绚文英。
高踪渺难企,高鴳慕云鹏。
屡枉琼瑶什,卓哉诚可矜。
终期策驽蹇,庶以协同声。
蓼花舟泊钓鱼船,镇日潇潇雨满天。
独酌几杯蓬底睡,不知江涨没平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