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遍名山谒洞天,相逢却是活神仙。
归来换骨回阳日,屈指人间九十年。
参遍名山谒洞天,相逢却是活神仙。
归来换骨回阳日,屈指人间九十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创作的,名为《赞历代天师·第二十二代讳善字元长》。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通过对道教天师的赞颂来表达诗人对于修行者超脱世俗、达到神仙境界的向往。
“参遍名山谒洞天”一句,描绘了天师游历各大名山,寻访洞天福地的景象。这里的“名山”和“洞天”,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实,也蕴含着道教修行者追求仙境、沟通天人的意义。
“相逢却是活神仙”则表明,在这个过程中,诗人遇见了那些通过修行而获得长生不老之身的神仙。这里的“活神仙”,既指代那些修道成仙者,也暗示着他们与常人的区别,即便在尘世间也已然有了超凡脱俗的一面。
“归来换骨回阳日”一句,讲述的是天师通过修行后返回人间,经历了一番精神和肉体上的蜕变。这里的“换骨”,源自道教内丹术语,指的是通过修炼,使身体内的老旧之气换成新的生命精华,“回阳日”则象征着生命力与光明的回归。
最后一句“屈指人间九十年”,则是诗人通过手指计算天师在世的时间,表达了对他们长寿不老的一种赞美。这里的“九十年”,虽然是在世俗时间上的一个量度,但也隐喻着道教中对于长生久视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代天师的赞颂,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道教修行、长生不老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