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楼枕东山,山翠常满楼。
非徒自怡悦,亦以娱朋俦。
璧月当绮窗,白云漾丹丘。
我来秋色晚,不惜十年留。
南墉如可辟,兼得狎海鸥。
为楼枕东山,山翠常满楼。
非徒自怡悦,亦以娱朋俦。
璧月当绮窗,白云漾丹丘。
我来秋色晚,不惜十年留。
南墉如可辟,兼得狎海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东山小楼的美景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为楼枕东山,山翠常满楼”,开篇即点明了小楼的位置与环境,东山之翠色仿佛直接融入了楼中,营造出一种自然与建筑和谐共存的意境。接着,“非徒自怡悦,亦以娱朋俦”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对美景的喜爱,更体现了与朋友共享这份美好情感的喜悦,增加了诗作的人情味和社交色彩。
“璧月当绮窗,白云漾丹丘”描绘了夜晚月光如玉盘般照进窗户,与窗外的白云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这里运用了“漾”字,生动地表现了白云在空中飘荡的动态美,与“丹丘”(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相呼应,增添了诗作的浪漫主义色彩。
“我来秋色晚,不惜十年留”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即使是在秋天的傍晚,也愿意在此停留多年,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南墉如可辟,兼得狎海鸥”一句,设想如果可以开辟南方的城墙,就能与海鸥亲近,进一步扩展了诗的意境,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亲近自然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山小楼及其周围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与朋友共享这份美好的愉悦心情,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
采菊复采菊,清露漙瀼瀼。
绿叶间黄华,绰约美人妆。
美人在何许,河草忆中郎。
矫矫少壮年,岭外度三霜。
江门有遗爱,甘棠毋剪伤。
黄云紫水间,来往自慈航。
瞻彼厓山宇,至今耿辉光。
去思何悠悠,芳闻复琅琅。
厚德流无极,令子嗣文章。
交游海内英,太学声誉长。
贱子获追随,幸不弃踽凉。
秋兰结同心,时菊步妍芳。
就此馥郁傍,野服被馨香。
一别一十年,无路举瑶觞。
遥瞻堂上椿,岁月不可量。
欲献此蟠桃,嗟嗟人异乡。
聊附采菊歌,琅函借辉煌。
悠悠千里心,寒云天际黄。
去马问脩途,归舟绝沧浪。
别恨兼远怀,碧空度鹔鹴。
《和寄孙三渠翁寿》【明·霍与瑕】采菊复采菊,清露漙瀼瀼。绿叶间黄华,绰约美人妆。美人在何许,河草忆中郎。矫矫少壮年,岭外度三霜。江门有遗爱,甘棠毋剪伤。黄云紫水间,来往自慈航。瞻彼厓山宇,至今耿辉光。去思何悠悠,芳闻复琅琅。厚德流无极,令子嗣文章。交游海内英,太学声誉长。贱子获追随,幸不弃踽凉。秋兰结同心,时菊步妍芳。就此馥郁傍,野服被馨香。一别一十年,无路举瑶觞。遥瞻堂上椿,岁月不可量。欲献此蟠桃,嗟嗟人异乡。聊附采菊歌,琅函借辉煌。悠悠千里心,寒云天际黄。去马问脩途,归舟绝沧浪。别恨兼远怀,碧空度鹔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zm87nSQ.html
携手出东门,行行日云暮。
悲风吹我裳,况复冷冷露。
守者欲闭关,行者渺广路。
青钱岂足怜,王程谁敢后。
愿言与子偕,畏我朋友怒。
迟迟我心违,十步九回顾。
全州忽已远,河桥忽已近。
回瞻九霄陌,气结不得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