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一别树,安择清波与污泥。
自古皆有死,刀兵床第无高低。
梦中得食醒难饱,夷齐身饿名不朽。
流芳一日不易为,遗臭万年安足道。
落花一别树,安择清波与污泥。
自古皆有死,刀兵床第无高低。
梦中得食醒难饱,夷齐身饿名不朽。
流芳一日不易为,遗臭万年安足道。
这首诗《行路难(其九)》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对比落花与人的命运,表达了对人生价值和道德选择的深刻思考。
首句“落花一别树,安择清波与污泥”,以落花离开枝头,选择在清澈的水流还是污浊的泥潭中漂浮,隐喻人在面对不同环境时的选择,引出对道德抉择的探讨。接着,“自古皆有死,刀兵床笫无高低”一句,指出生死是人生的必然,无论是在战场上的生死抉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应遵循道德准则,不应因环境或地位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梦中得食醒难饱,夷齐身饿名不朽”进一步阐述了道德选择的重要性。即使在梦中得到满足,醒来后仍感饥饿;而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古人,宁愿忍受饥饿,也不食周粟,他们的高尚品德却流传千古,永垂不朽。这表明,真正的价值在于道德行为本身,而非物质的满足或世俗的认可。
最后,“流芳一日不易为,遗臭万年安足道”强调了道德行为对个人声誉的影响。短暂的荣誉或恶名都不如长久的道德声誉重要。这句话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即使面临困难和牺牲,也要坚守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美好的印记。
综上所述,《行路难(其九)》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价值、道德选择以及个人声誉的重要性,展现了陈恭尹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