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风清宁四海康,圣君端拱垂衣裳。
时临午节雨新霁,东华阅武旌幢扬。
銮舆夐自蓬莱出,一声风外来清跸。
龙旂风动掣晴云,雉尾光摇绚朝日。
羽林年少气吞虹,朋分队列如罴熊。
纶巾綵服巧妆束,彫鞍玉勒驰花骢。
仗前争试穿杨手,此技人间信稀有。
翻身满引明月弓,金镞随风碎杨柳。
材官逞艺百不同,争标夺锦多英雄。
杖头毬击綵门过,恍疑星弹流晴空。
奇呈巧献天颜喜,锡宴千官五云里。
香浮绿蚁泛满觞,花插乌纱映罗绮。
自惭才薄遇明时,文脩武备当雍熙。
鹓班叨列竟何祝,皇图万载垂洪基。
皇风清宁四海康,圣君端拱垂衣裳。
时临午节雨新霁,东华阅武旌幢扬。
銮舆夐自蓬莱出,一声风外来清跸。
龙旂风动掣晴云,雉尾光摇绚朝日。
羽林年少气吞虹,朋分队列如罴熊。
纶巾綵服巧妆束,彫鞍玉勒驰花骢。
仗前争试穿杨手,此技人间信稀有。
翻身满引明月弓,金镞随风碎杨柳。
材官逞艺百不同,争标夺锦多英雄。
杖头毬击綵门过,恍疑星弹流晴空。
奇呈巧献天颜喜,锡宴千官五云里。
香浮绿蚁泛满觞,花插乌纱映罗绮。
自惭才薄遇明时,文脩武备当雍熙。
鹓班叨列竟何祝,皇图万载垂洪基。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端午节期间宫廷的盛大庆祝活动,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和皇家的威仪。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皇帝在节日中的庄严形象,以及宫廷内外的欢庆场景。
首句“皇风清宁四海康”,开篇即点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和谐,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接着,“圣君端拱垂衣裳”描绘了皇帝在宫中端坐,象征着权力与威严。端午节的雨后新晴,使得气氛更加清新宜人,东华门阅武的场面则展示了军队的雄壮与纪律。
“銮舆夐自蓬莱出”一句,以神话中的蓬莱岛比喻皇宫,形象地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尊贵与神秘。龙旗的飘动、雉尾的闪耀,以及羽林军的英姿,共同构成了壮观的阅兵场面。诗中还提到了士兵们身着华丽的服装,骑乘骏马,展示了他们精湛的技艺和勇猛的精神。
“仗前争试穿杨手”描绘了士兵们在皇帝面前展示箭术的情景,这不仅是对技艺的展示,也是对忠诚与勇敢的证明。随后的“翻身满引明月弓,金镞随风碎杨柳”更是将箭术的高超表现得淋漓尽致,箭矢如同流星划破长空,精准地射中目标。
“材官逞艺百不同,争标夺锦多英雄”则概括了各种技艺的展示,从箭术到其他技能,都展现了士兵们的多才多艺和英勇精神。最后,“杖头毬击綵门过,恍疑星弹流晴空”描述了球技的精彩表演,仿佛星星在晴空中飞舞,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氛围。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端午节庆典的热闹与隆重,也体现了明代社会的繁荣与和谐,以及皇帝与臣民之间的紧密联系。最后,“自惭才薄遇明时,文脩武备当雍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态度,以及对时代和平稳定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