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夏辞东何处游,五云直北是瀛洲。
华胥梦破孤城月,玄朔情违一叶舟。
白雪俄惊调沧海,綵毫无计侍清秋。
幽岩莫逆佳期在,早晚霜台慰别愁。
赤夏辞东何处游,五云直北是瀛洲。
华胥梦破孤城月,玄朔情违一叶舟。
白雪俄惊调沧海,綵毫无计侍清秋。
幽岩莫逆佳期在,早晚霜台慰别愁。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李亨庵太守前往河间任职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首句“赤夏辞东何处游”,以夏日的炽热和东行的旅程开始,暗示了友人的离别与远方的未知之旅。接着,“五云直北是瀛洲”一句,运用了神话中的“瀛洲”来比喻理想的境界或远方的归宿,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华胥梦破孤城月”描绘了友人离开后,留下的是孤独与寂寞,如同被打破的梦境,只有孤城之月相伴。而“玄朔情违一叶舟”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用一叶小舟象征着友人独自远行,与北方的亲人情感相违,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白雪俄惊调沧海”一句,通过季节的更替和大海的辽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暗示了友人未来生活的广阔与挑战。最后,“彩毫无计侍清秋”表达了诗人无法陪伴友人度过清秋时节的遗憾,同时也预示了友人将面临的一系列考验。
“幽岩莫逆佳期在,早晚霜台慰别愁”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虽然现在分别,但心中有约,相信未来的某一天,友人会带来安慰,缓解离别的愁绪。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远方的憧憬。
八九间茅屋。拓轩窗,晓清清地,数峰凝绿。
唱罢花冠灯未杀,料理牙签玉轴。
三万卷、丘侯都熟。
谁写草堂新画本,有瓯波、小印鹅溪幅。
一分水,二分竹。兰台共说秋霜肃。
话甘棠、苍生又仰,春风和燠。
锦袋绯鱼抛掷久,三径未荒松菊。
谅心与,白云相逐。
传世文章公莫秘,读书台、例向匡山筑。
千载下,想高踯。
欲补天何用。尽销魂、红楼深处。
翠围香拥,呆女痴儿愁不醒,日日苦将情种。
问谁个、是真情种。
顽石有灵仙有恨,只蚕丝、烛泪三生共。
勾却了、太虚梦。喁喁话向苍苔空。
似依依、玉钗头上,桐花小凤。
黄土茜纱成语谶,消得美人心痛。
何处吊、埋香故冢。
花落花开人不见,哭春风、有泪和花恸。
花不语,泪如涌。
绿裙腰,年年芳草,春风老却和靖。
段家桥畔西泠路,寂莫古梅香冷。空自省。
便荐菊泉甘、那许吴侬认。旧游放艇。
记图画中闲,玻璃深处,曾吊夕阳影。
先生去,抱月餐霞无定。几时鹤梦能醒。
重来风景全非昔,一角楼台新證。栏欲凭。
觉树底、霜禽小语留清听。行吟翠岭。
把谢句闲携,巴歈拭和,对面碧山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