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一声秋。江干钓未收。
是何人、独倚西楼,听彻邻家吹玉笛,明月下、诉扬州。
蓦地起边愁。金戈载道游。说桃源、何处渔舟。
霜叶围山红簌簌,还认是、武陵邱。
鸿雁一声秋。江干钓未收。
是何人、独倚西楼,听彻邻家吹玉笛,明月下、诉扬州。
蓦地起边愁。金戈载道游。说桃源、何处渔舟。
霜叶围山红簌簌,还认是、武陵邱。
这首清代许德蘋的《唐多令》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开篇以“鸿雁一声秋”起兴,渲染出浓厚的秋意,引出江边垂钓者尚未收竿的情景。接着,诗人通过“独倚西楼”的人物形象,展现出孤独而静谧的氛围,邻家的玉笛声在月光下悠扬响起,唤起了对远方扬州的记忆。
“听彻邻家吹玉笛”一句,将听觉与想象相结合,使得空间感拓宽,情感随之深化。随后,“明月下、诉扬州”表达了词人对扬州的深深怀念,以及可能的离愁别绪。
下片转向更为深沉的思绪,“蓦地起边愁”直接点明了词人心中的愁绪,可能是对边疆战事的忧虑。接下来,“金戈载道游”暗示了战争的痕迹,渔舟在桃花源般的宁静中显得尤为珍贵,但词人却不知何处能寻得这样的避世之地。
最后,“霜叶围山红簌簌,还认是、武陵邱”描绘了一幅秋山红叶的凄美景象,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词人似乎在寻找内心的安宁,却误以为眼前的景色就是那失落的理想世界——武陵源。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人物的孤独、怀旧和边愁,展现了词人对现实与理想的交织思考,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
峨峨万仞冈,磊磊千寻石。
泠泠百丈泉,幽幽隐士宅。
隐士夫如何,逃名而晦迹。
岂乏英雄姿,矢志在松柏。
空谷多秋风,须眉一夜白。
有酒不盈樽,有几不盈尺。
念无天下士,中怀常愤迫。
孤虹贯长天,如或见衷赤。
予自远方来,邂逅快所获。
相将出白云,相对谈今昔。
今昔事既殊,怆然起痛惜。
东山未为大,西山宁为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