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无为寺》
《游无为寺》全文
宋 / 李流谦   形式: 古风

导师生何年,人犹记此日。

香火缁俗会,风雨神鬼集。

我来恰秋深,迥迥原野阔。

群山势愈壮,老木气不折。

拄筇踏危磴,小憩马与仆。

屡休才及门,到寺已曛黑。

车从如沸羹,无地可插脚。

阇黎揖客坐,意象颇猝猝。

弛担得禅房,持钵叩香积。

倒床不复醒,梦与仙梵接。

明朝没阶趋,燎香望玉色。

丐福吾未能,修敬敢不肃。

是身如芭蕉,危脆不坚实。

绿发俄素丝,赭颜倏枯腊。

百年已长久,大抵俱化易。

稽首不动尊,向来何證得。

衲衣坐蒙头,万古一交睫。

傥非定慧力,枯骨已瓦砾。

物物具兹妙,抱宝诉空乏。

伐柯则不远,内照无别法。

一钵寄空岩,定当掷此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wèi
sòng / liúqiān

dǎoshīshēngniánrényóu

xiānghuǒhuìfēngshénguǐ

láiqiàqiūshēnjiǒngjiǒngyuánkuò

qúnshānshìzhuànglǎozhé

zhǔqióngwēidèngxiǎo

xiūcáiméndàoxūnhēi

chēcóngfèigēngchājiǎo

zuòxiàng

{tuōshǒuhuàngōng}dānchánfángchíkòuxiāng

dǎochuángxǐngmèngxiānfànjiē

míngcháoméijiēliáoxiāngwàng

gàiwèinéngxiūjìnggǎn

shìshēnjiāowēicuìjiānshí

绿ézhěyánshū

bǎiniánchángjiǔhuà

shǒudòngzūnxiàngláizhèng

zuòméngtóuwànjiāojié

tǎngfēidìnghuì

miàobàobǎokōng

yuǎnnèizhàobié

kōngyándìngdāngzh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无为寺的场景和心境,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禅房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向往与追求。

“导师生何年,人犹记此日。”开篇即提到导师,即佛祖或高僧,其出生之日仍被世人所铭记,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暗含了诗人对于佛法传承的尊崇。

“香火缁俗会,风雨神鬼集。”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香火可能指的是寺庙中的香炉,而风雨则是自然界的元素,神鬼集指的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聚集,这些都是佛教修行中常见的意象。

“我来恰秋深,迥迥原野阔。”诗人到达寺院时正值深秋,原野辽阔,给人以开阔与自由的感觉。这里通过对季节和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群山势愈壮,老木气不折。”山势雄伟,老树依旧坚韧,这些自然景观象征着力量与生命力,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叹,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佛法所蕴含的深远智慧和不屈不挠精神态度的向往。

“拄筇踏危磴,小憩马与仆。”诗人的到来不是轻松愉快的,而是通过艰险的小径,带着疲惫的马匹和随从,这种描写增添了一份修行的艰辛感。

“屡休才及门,到寺已曛黑。”尽管一路劳顿,但当诗人到达寺院时天色已经晚了,这里暗示了一种急切的心情,急于寻求心灵的栖息所在。

接下来的几句:“车从如沸羹,无地可插脚。阇黎揖客坐,意象颇猝猝。”则描绘了寺院中的喧嚣与拥挤,以及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渴望。车马如流,人潮涌动,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却找不到片刻安宁之所。

“弛担得禅房,持钵叩香积。”终于,在寺院中找到了一处可以坐禅的地方,诗人手持钵盂敲击出声响,以此唤醒自己的心神。这一系列动作和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禅修的渴望。

“倒床不复醒,梦与仙梵接。”这一句则表达了一种深度冥想中的忘我境界,甚至连睡眠中都不自觉地与佛法相契合。

“明朝没阶趋,燎香望玉色。”清晨的到来,诗人急忙赶往佛殿前烧香,以求福佑。这里的“玉色”可能指的是佛像或是心灵的净化。

“丐福吾未能,修敬敢不肃。”诗人对于获得福报的期待,以及对待佛法的恭敬之情,都表达了一种虔诚和渴望。

“是身如芭蕉,危脆不坚实。绿发俄素丝,赭颜倏枯腊。”诗人以自身比喻为脆弱的芭蕉,形貌衰老,这些生理变化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百年已长久,大抵俱化易。”时间流逝,百年转瞬,一切皆归于尘土,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万物皆空的感悟。

“稽首不动尊,向来何證得。”诗人对于佛祖或高僧的崇敬之情,是长久以来的,不是短暂的情绪起伏。这里的“证”字含有达到、证悟的意思,暗示了对佛法深刻理解和实践的追求。

“衲衣坐蒙头,万古一交睫。”最后,诗人穿着简单的僧衣,坐在那里,时间仿佛凝固成永恒的一瞬。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简约化的赞美,也象征着心灵的平静与超脱。

“傥非定慧力,枯骨已瓦砾。”如果不是靠着禅定的智慧力量,那么即便是枯瘦的骨骼也会变得支离破碎。这一句强调了修行对于身心之重要性。

“物物具兹妙,抱宝诉空乏。”万物皆具有其本质的奥妙,但诗人所抱的是空无,表达了一种对世间万象看破之后的超然感受。

“伐柯则不远,内照无别法。”伐木为柴,这是生活中平常之事,但在这里它象征着一种内心的光明,没有其他的方法。这一句暗示了禅修对于内心净化和自我觉察的重要性。

“一钵寄空岩,定当掷此帻。”最后,诗人将自己的钵盂留在空旷的山岩之间,这是对自己所追求的佛法生涯的一种坚决,也是对于未来的某种承诺。这一句以一种坚定的姿态结束了整首诗。

作者介绍

李流谦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朴庵先生何公哀挽八章·其二

曾从江上拾遗金,瓦砾相轻见道深。

野史有人应作传,世人谁是古人心。

(0)

朴庵先生何公哀挽八章·其一

行比先民老更成,耻随流俗竞浮荣。

家山日暮愁云起,留得庵居朴字名。

(0)

内阁赏芍药次少傅徐先生韵四首·其二

花神如在镜中归,七宝妆成入眼稀。

人立嘉名称近侍,天留奇品殿芳菲。

药笼重此长医国,诗阵凭谁一解围。

坐对薰风看未足,半帘斜日下龙扉。

(0)

送通守马金进表还庐州

才看谪宦出京畿,早见来朝自合肥。

上寿喜随瞻舜冕,娱亲兼得试莱衣。

中天雨露常时降,南国山川几日归。

记取一番新去住,离亭蝉咽井梧飞。

(0)

西垣对雨有怀罗明仲祭酒用旧韵奉简

风回午枕梦初惊,雨促苔花绕砌生。

墙角鸟喧黄屋静,树头人爱绮窗明。

红尘不了真无计,白发相寻似有盟。

忽忆旧游江海隔,一生知己大司成。

(0)

画菜

嫩甲纤纤浥露青,小斋终日候园丁。

不知春到先红紫,几处争开择胜亭。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