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履叨从五马行,山翁醉舞乐升平。
昨朝台上观垂钓,今夕江边伴濯缨。
瘴水东流头半白,仙山南望眼双明。
他时诵得使君句,绝似寒潭彻底清。
杖履叨从五马行,山翁醉舞乐升平。
昨朝台上观垂钓,今夕江边伴濯缨。
瘴水东流头半白,仙山南望眼双明。
他时诵得使君句,绝似寒潭彻底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的山居生活和他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开篇“杖履叨从五马行,山翁醉舞乐升平”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情景,好像一位山中的仙翁一样,借酒意、音乐和舞蹈来表达对生活的喜悦。
“昨朝台上观垂钓,今夕江边伴濯缨”则是诗人对时间流转和空间变迁的感受。昨日在高台上观看渔翁垂钓,今日却与濯缨石为伴,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情感转换,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不断追求。
“瘴水东流头半白,仙山南望眼双明”中的“瘴水”指的是河流,“东流头半白”可能是指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银白色的波光,这也暗示了诗人年纪渐长,但心灵依旧清明。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诗人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他时诵得使君句,绝似寒潭彻底清”则是诗人在某个时刻吟诵古人佳句,这些词句宛如清澈见底的冷泉一样,让人感到心灵的洗涤和精神上的振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心境,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欣赏。
酌君白玉杯,赠君黄金鞭。
君当远行迈,听我歌短篇。
维蜀控西土,相去何绵绵。
铜梁倚白日,巫峡横青天。
周原开沃壤,万壑成奔川。
文翁昔领校,风俗为之迁。
武侯继秉国,纲纪乃秩然。
由来蜀故老,念之如在焉。
君今肃将命,礼义重所专。
冠盖宛相远,照耀江之边。
澄江上新鲤,碧树当离筵。
君行壮远别,慷慨薄云烟。
兹事信足美,高谊良可宣。
聊因写馀兴,浩歌秋风前。
脱叶辞萤,凉波送雁,系船野岸疏林。
望重城静锁,听断续寒砧。
且随分江湖落拓,二分明月,闲到如今。
谩多情、红袖琵琶,弹破愁吟。
竹西旧馆,太荒寒休去登临。
纵画舫垂灯,朱栏唤酒,都是伤心。
我亦风流秦七,青楼远,有梦难寻。
剩隋堤杨柳,吴霜染得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