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本君子花,俗卉良难偶。
所以古哲人,品题作佳友。
玉堂老儒仙,爱此出尘垢。
移种玉堂阴,翠色满窗牖。
托根咫尺天,雨露滋培厚。
繁英吐黄金,端不负重九。
群仙休沐暇,足泛黄封酒。
古称菊潭水,饮之即黄耇。
愿言采幽芳,以介君王寿。
菊本君子花,俗卉良难偶。
所以古哲人,品题作佳友。
玉堂老儒仙,爱此出尘垢。
移种玉堂阴,翠色满窗牖。
托根咫尺天,雨露滋培厚。
繁英吐黄金,端不负重九。
群仙休沐暇,足泛黄封酒。
古称菊潭水,饮之即黄耇。
愿言采幽芳,以介君王寿。
此诗《移菊》由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其对君子品质的向往和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首句“菊本君子花,俗卉良难偶”开篇点题,将菊花比作君子,认为它难以与世俗之花相匹敌,凸显了菊花的独特与尊贵。接着,“所以古哲人,品题作佳友”,进一步阐述了古人对菊花的喜爱与推崇,将其视为精神上的良伴。
“玉堂老儒仙,爱此出尘垢”一句,借“玉堂老儒仙”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菊花超凡脱俗之美的欣赏与敬仰。移种于“玉堂阴”,不仅象征着菊花的生长环境之雅致,也暗含了诗人对其品格的推崇与向往。
“翠色满窗牖,托根咫尺天,雨露滋培厚”描绘了菊花在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的景象,翠绿的叶子覆盖了窗户,仿佛与天空仅咫尺之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菊花生命力的赞美。
“繁英吐黄金,端不负重九”赞颂了菊花在重阳节时盛开的盛况,金黄色的花朵如同黄金般璀璨,展现出菊花不辜负时节的美好品质。
“群仙休沐暇,足泛黄封酒”通过想象群仙在休息日品尝黄封酒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菊花的高雅与美好,暗示了其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
最后,“古称菊潭水,饮之即黄耇”引用古代传说,强调了饮用菊潭水能延年益寿,进一步突出了菊花的养生价值与文化意义。
“愿言采幽芳,以介君王寿”表达了诗人希望采集菊花的芳香,献给君王,以表达对君王长寿的祝愿,体现了对君主的忠诚与敬意。
综上所述,《移菊》一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与深情赞美,不仅展现了菊花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君子品格的向往、对高洁人格的追求以及对君主的忠诚与祝福,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