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东君又欲回,襟怀从此为谁开。
懒寻南浦踏芳草,自倚东阑看古槐。
柳外已无莺宛转,帘前惟有燕徘徊。
残红狼藉随风去,暗绿离披逐雨来。
罗绮香消深院落,笙歌梦断旧楼台。
游蜂有恨环幽树,落絮含愁点碧苔。
风景已知留不住,漏声无奈苦相催。
待看岁晚寒收尽,依旧阳和被九垓。
惆怅东君又欲回,襟怀从此为谁开。
懒寻南浦踏芳草,自倚东阑看古槐。
柳外已无莺宛转,帘前惟有燕徘徊。
残红狼藉随风去,暗绿离披逐雨来。
罗绮香消深院落,笙歌梦断旧楼台。
游蜂有恨环幽树,落絮含愁点碧苔。
风景已知留不住,漏声无奈苦相催。
待看岁晚寒收尽,依旧阳和被九垓。
这首《送春》由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即将离去时的景象与情感。
首联“惆怅东君又欲回,襟怀从此为谁开。”以“东君”代指春神,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不舍与惆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
颔联“懒寻南浦踏芳草,自倚东阑看古槐。”描绘了诗人不愿外出踏青,而是独自倚靠在东边的栏杆上,凝视着古老的槐树,表现了他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颈联“柳外已无莺宛转,帘前惟有燕徘徊。”通过柳树下不再有黄莺婉转的歌声,以及屋檐前燕子的徘徊,进一步渲染了春天即将离去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尾联“风景已知留不住,漏声无奈苦相催。”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春天无法挽留的感慨,以及时间无情的催促,让人感到既无奈又伤感。
最后,“待看岁晚寒收尽,依旧阳和被九垓。”则以乐观的态度展望未来,期待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展现出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与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态。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野鹤昂然不可羁,伴行双屐一筇枝。
屈公萧寺三旬客,益我空囊几卷诗。
乱帙检残烧烛夜,浅杯流向落花时。
春光只恋西湖好,不念台山老桂枝。
小雨廉纤早酿寒,清晨来访道家山。
寂寥玉座缨香覆,点缀碧岩枫叶丹。
地胜七山星有斗,人疑千岁鹤飞还。
閒翻洞简寻真诀,脉望难求发似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