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斜月倒银河,长路朝天响玉珂。
雉堞影连飞旆密,马蹄香踏落花多。
风中短笛翔鹓鹭,树底轻尘散绮罗。
只有数峰名石室,著书留待史臣过。
高楼斜月倒银河,长路朝天响玉珂。
雉堞影连飞旆密,马蹄香踏落花多。
风中短笛翔鹓鹭,树底轻尘散绮罗。
只有数峰名石室,著书留待史臣过。
这首诗描绘了西樵山旅居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山中的静谧与繁华。
首联“高楼斜月倒银河,长路朝天响玉珂”以高楼、斜月、银河、长路、朝天、玉珂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高远而宁静的氛围。高楼之上,斜月如倒挂的银河,长路上朝天的方向传来玉珂的响声,仿佛是仙人行过的痕迹,充满了神秘与庄严。
颔联“雉堞影连飞旆密,马蹄香踏落花多”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象。雉堞(古代城墙上的矮墙)与飞旆(随风飘扬的旗帜)相连,暗示着历史的痕迹与英雄的过往。马蹄踏过落花,不仅增添了动态美,也暗示了旅人的足迹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颈联“风中短笛翔鹓鹭,树底轻尘散绮罗”则将画面转向更为细腻的情感层面。短笛声在风中飘荡,鹓鹭(传说中的神鸟)飞翔,象征着自由与高洁。树底轻尘散落的绮罗,可能是指旅人的衣物或装饰品,与自然环境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生活的雅致与美好。
尾联“只有数峰名石室,著书留待史臣过”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的思绪与追求。数峰之上的石室,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存在,更是精神寄托之所。诗人希望在这里留下著作,等待后世史官的评说,表达了对历史传承与个人价值实现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西樵山旅居的独特体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历史与文化的深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见浴兰才罢,拂掠新妆,巧梳云髻。
初试生衣,恰三裁贴体。
艾虎宜男,朱符辟恶,好储祥纳吉。
金凤钗头,应时戴了,千般忔戏。
那更殷勤,再三祝愿,斗巧合欢,彩丝缠臂。
刻玉香蒲,泛金觥迎醉。
午日熏风,楚词高咏,度遏云声脆。
赤口白舌,从今消灭,诸馀可意。
韶华迤逦三春暮。飞尽繁红无数。
多情为与,牡丹长约,年年为主。
晓露凝香,柔条千缕,轻盈清素。
最堪怜,玉质冰肌婀娜,江梅谩休争妒。
翠蔓扶疏隐映,似碧纱笼罩,越溪游女。
从前爱惜娇姿,终日愁风怕雨。
夜月一帘,小楼魂断,有思量处。
恐因循易嫁,东风烂熳,暗随春去。
风雨山城,天意欲雪,梅花照影清峭。
彩燕飞春,祥麟绂旦,当日文星高照。
天地无情,向十载、风埃吹老。
盖世科名,经邦事业,白衣苍狗。不是贪名求分表。
漫猎较、逢场一笑。
野外朝仪,城中马队,且暂淹才调。
为斯文争一脉,斯文在、乾坤未了。
烂醉金尊,夜何其,东方渐晓。
绣地残英,画空飞絮,东风又送春归。
雨足郊坰,相将翠密成帷。燕莺犹恋芳菲。
向枝头、叶底依依。留春不住,绿波渺渺,碧草萋萋。
锦帆开晓,彩仗迎熏,峰回路转,月淡天低。
红云影里,群仙报道班齐。
九奏箫韶,算人间、无此埙篪。步新堤。
金鼎调羹也,梅子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