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草庐三顾·其一》
《草庐三顾·其一》全文
明 / 江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万古乾坤此卧龙,王孙三顾走隆中。

尽多伊吕与王具,剩有汤文下士风。

千载君臣茅屋会,两朝经济霸王功。

欲知丞相平生事,都在开诚与布公。

(0)
鉴赏

这首诗《草庐三顾(其一)》由明代诗人江源所作,通过对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刘备的求贤若渴之心。

首句“万古乾坤此卧龙”,以“卧龙”比喻诸葛亮,形象地描绘了诸葛亮在未出山前的隐居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他非凡的才能和智慧。接着,“王孙三顾走隆中”一句,点明了刘备亲自三次前往诸葛亮隐居的隆中,邀请他出山辅佐的故事,体现了刘备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望。

“尽多伊吕与王具,剩有汤文下士风。”这里提到伊尹、吕尚和管仲、王佐等古代贤臣,以及商汤、周文王礼贤下士的典故,意在强调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相得益彰的关系,以及他们共同追求的治国理想。

“千载君臣茅屋会,两朝经济霸王功。”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刘备与诸葛亮在茅屋中的会面,以及他们共同为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特别是对于汉室的复兴和稳定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最后,“欲知丞相平生事,都在开诚与布公。”表达了对诸葛亮一生事迹的期待,认为他的智慧和忠诚体现在对君主的坦诚和公正上,这也是他作为丞相的重要品质。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历史典故,不仅赞美了诸葛亮的才智和刘备的识人之明,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的理想状态,以及对贤能之士的尊崇之情。

作者介绍

江源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猜你喜欢

踏青游.即事

做雨装晴,天公画成花态。著几笔、春云低盖。

小池边、幽径里,亚篱门外。

瞥见处,风流露桃心性,斜撇一枝相碍。

风到谁边,残红乱粘衣带。又趁著、游丝无赖。

倚楼人,应不料,踏青人在。

弄鬓影,回看近楼花影,伸腕拗来斜戴。

(0)

秋闺仿.刘青田叠字叠句

相思相盼何时已。閒把閒愁理。

玉人人倚玉阑杆,新月新秋新怯寒。

日阴阴,夜深深,漏更更。叶叶声声响到明。

梦儿成不成。

(0)

十骥咏·其九御赐赭白

玉立亭亭孰与偕,空群逸足藐天涯。

当场一任玄黄战,騋牝三千独尔佳。

(0)

金阁岭

宝刹崔嵬俯夕阴,何人曾此布黄金。

岭头风雨来天地,阁上浮云变古今。

正好凭虚生远眺,何妨揽胜入孤吟。

诗成却自嫌饶舌,欲證菩提不染心。

(0)

王炳藜简讨以诗刻见寄赋答·其二

一壑俄惊十载过,故人且莫问蹉跎。

云霄北望星辰远,道路东来雨雪多。

较猎扬雄元有赋,饭牛宁戚岂无歌。

报书欲遂弹冠意,懒嫚其如近状何。

(0)

秋兴·其二

烟凄古戍晚枫丹,水咽平沙塞草寒。

边马正肥生事易,汉师已老撤防难。

雄藩自古推三晋,壮略何人继一韩。

闻道圣明宵旰切,封关或可恃泥丸。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