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离支熟,闽州驿骑来。
大农师渐老,使者节难回。
五岭烽相照,三山瘴未开。
冥冥炎海外,目极钓龙台。
不见离支熟,闽州驿骑来。
大农师渐老,使者节难回。
五岭烽相照,三山瘴未开。
冥冥炎海外,目极钓龙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异域景象的想象与感慨。首句“不见离支熟”,离支即荔枝,暗示诗人对荔枝成熟季节的期待,却未能亲见,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接着,“闽州驿骑来”一句,通过描述使者从遥远的闽州送来消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思念与期待的氛围。
“大农师渐老,使者节难回”两句,既是对年长官员逐渐老去的感慨,也暗含了对使者任务艰巨、难以轻易返回的无奈。这里不仅体现了对人物命运的同情,也隐含了对官场现实的某种反思。
“五岭烽相照,三山瘴未开”描绘了一幅边疆之地烽火连天、瘴气弥漫的景象,既有对边防安全的关切,也反映了对自然环境恶劣的描述。五岭和三山分别指中国的地理区域,通过“烽相照”和“瘴未开”的对比,展现了边疆的险峻与挑战。
最后,“冥冥炎海外,目极钓龙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未知世界的遐想与向往。“冥冥”一词营造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而“钓龙台”则可能象征着某种超凡脱俗的理想之地,或是对古代传说中能驾驭龙的英雄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对历史、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