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家住太湖西,常过吴兴罨画溪。
水阁筠帘春似海,梨花影里睡凫鹥。
昔年家住太湖西,常过吴兴罨画溪。
水阁筠帘春似海,梨花影里睡凫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以淡雅之笔勾勒出太湖西岸的一片生机。"昔年家住太湖西",设定了诗人的故乡背景,是江南水乡的典型画面。"常过吴兴罨画溪",透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熟悉和喜爱,这里的“罨”字生动地描绘了一种轻舟慢行的情景。
第三句"水阁筠帘春似海",则是对春天美景的直接描写。这里的“水阁”指的是临水的亭阁,"筠帘"则是用竹子编织成的窗帘,这些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春天里,花开得像大海一样繁盛,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无边的美景之中。
最后一句"梨花影里睡凫鹥",则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享受。这里的“梨花”是春天的象征,而“影里睡凫鹥”,则描绘了一幅鸭子在温暖的阳光和轻柔的梨花香气中安然入睡的情景,"凫鹥"即睡着的鸭子,这种场景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小院重门深锁紧。秋月春花,消得闲愁闷。
道是闷愁消得尽。那知对景添长恨。
昨夜东风来衮衮。墙角梅花,特报春来信。
只恐韶华真一瞬。此情脉脉萦方寸。
正清秋天气雨初晴,薄暮嫩凉侵。
渐白萍风起,莲衣零落,桐叶萧森。
来雁不传芳讯,云树影沉沉。
减却清游兴,冷醉孤吟。
望处半竿残照,共炊烟一缕,阁住疏林。
却高楼谁倚,横笛诉离心。
怕思量、八年前事,任疏花、红瘦倦幽寻。
无聊甚、倩如钩月,来伴更深。
东风欲谱凌波梦,舒毫却嫌纤娜。
炼玉为神,裁冰作骨,自是铅华都扫。谁留芳槁。
想素影离披,烛高屏小。
纸阁围寒,暖香应共墨香绕。
乡园曾记妆点,古瓶梅映处,帘护清晓。
浅水涵沙,方盆叠石,聚得春光多少。孑怀渺渺。
正极目天涯,无边烟草。一曲湘灵,晚山青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