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从今却尚文,品流才子作将军。
画船清宴蛮溪雨,粉阁闲吟瘴峤云。
暴客卸戈归惠政,史官调笔待儒勋。
汉仪一化南人后,牧马无因更夜闻。
战国从今却尚文,品流才子作将军。
画船清宴蛮溪雨,粉阁闲吟瘴峤云。
暴客卸戈归惠政,史官调笔待儒勋。
汉仪一化南人后,牧马无因更夜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的英雄气概和才华横溢,同时也流露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其中,“战国从今却尚文”一句,表明自古以来,战争与文化并存,而现在的将军不仅武力过人,更有文采风流。接下来的“品流才子作将军”,则是对这位将军才华横溢、出身名门的赞誉。
“画船清宴蛮溪雨,粉阁闲吟瘴峤云”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船上饮宴的情景。这里的“蛮溪雨”和“瘴峤云”,都是用来形容环境氛围的意象词汇,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感觉。
“暴客卸戈归惠政,史官调笔待儒勋”两句,则是表达了对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喜悦,以及期待历史学家记录下这段时光的愿望。这里的“暴客”,指的是战争中的敌人,“卸戈”,则意味着放下武器,归于太平。
最后,“汉仪一化南人后,牧马无因更夜闻”两句,是诗人对历史变迁以及自身命运的一种感慨。这里的“汉仪”,指的是汉朝的礼节与文化,而“一化南人后”,则是说自从汉朝文化影响了南方之后,自己也就像牧马的人一样,无所事事,只是在夜晚听到马鸣声。
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既展现了诗人的文学功底,也反映出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临春阁下花蒙茸,雕阑玉树沉香风。
君王酣醉眠未起,满床明月鲛绡红。
罗襦学士文章女,碧叶黄鹂呈好语。
可怜日暮秋雨来,惊散一庭金翠羽。
朱门流水自徘徊,井桐花落无人知。
江南梦断雁不飞,空城夜夜乌鸦啼。
水轩沙岸,午风轻、飘动一天晴雪。
日色晶荧光眩眼,细逐游丝明灭。
帘幕中间,楼台侧畔,浑是瑶瑛积。
缀松黏竹,恍然如对三绝。
遥认仿佛飞花,花非还似,恼乱多情客。
点染春衫无定度,又转沈香亭北。
密密疏疏,斜斜整整,似雪难分别。
坡仙不见,后人有口何说。
断虹开霁,净秋容、点点初收微雨。
夕下生阴山影澹,缥渺烟云吞吐。
乌帽风偏,青鞋沙软,误入桃溪坞。
多情鸥鹭,偶来忽又飞去。
日暮修竹佳人,雾绡琼佩,绰约疑仙侣。
愧我禅心春尽絮,不逐东风飞舞。
红叶题诗,紫云传恨,密意渠能诉。
此情疏隔,不关楼外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