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万里无拳石,却见群山亘海中。
忽然石壁开双峡,坐觉楼船耸半空。
岛以户宽延满月,潮缘口窄弄惊风。
谁能一矢穿蛟窟,秪忆枞阳汉武雄。
大洋万里无拳石,却见群山亘海中。
忽然石壁开双峡,坐觉楼船耸半空。
岛以户宽延满月,潮缘口窄弄惊风。
谁能一矢穿蛟窟,秪忆枞阳汉武雄。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渡过蛟门时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意境。首句“大洋万里无拳石”,以“万里”形容海洋的辽阔,而“无拳石”则暗示海面平滑,没有阻碍航行的礁石,为接下来的壮丽景象铺垫。接着,“却见群山亘海中”一句,笔锋一转,描绘出海中群山连绵不绝的奇观,与前文的海面形成鲜明对比。
“忽然石壁开双峡,坐觉楼船耸半空”两句,通过“忽然”二字营造出一种惊喜感,仿佛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一条通往未知世界的通道。石壁裂开,形成了两道峡谷,楼船仿佛被推升至空中,形象地展现了航行的壮观与冒险精神。
“岛以户宽延满月,潮缘口窄弄惊风”则进一步描绘了岛屿与潮水的动态美。满月映照在宽阔的岛屿上,而狭窄的潮水边缘则激起了惊人的风浪,动静结合,展现出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
最后,“谁能一矢穿蛟窟,秪忆枞阳汉武雄”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想象中,箭矢能够穿过蛟龙的巢穴,暗喻着勇敢与力量。同时,也借汉武帝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敬佩。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月夜渡海的独特魅力,以及对自然与历史英雄的赞美之情。
若人作何状,立节乃殊伟。
人言此蜀珍,位卑名未起。
坐分秋浦月,摄此千里寄。
沙头风色恶,寒城凛弘峙。
吾闻开关迎,弃遁亦复耻。
兹惟城郭臣,大义吾知己。
间道走帛书,洒血别玉季。
细君绝可人,双飞同一死。
南八彼男儿,此妇乃如此。
骨朽香不废,吾诗当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