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经下邳圯桥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历史人物张良(字子房)的怀念之情。张良是西汉初年著名的谋士,以智勇著称,曾参与推翻秦朝、建立汉朝的过程。
首句“子房未虎啸”,通过比喻手法表达张良不屑于为私家利益奔波,只愿为天下大业尽力。"破产不为家"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高尚品格,宁可牺牲个人财产,也不做违背节操的事情。
接下来,“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展示了张良在历史上的勇武形象,他如同一位壮士,在大江南北之间奋力反抗暴秦的统治。"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则是对张良为报仇而战,即使最终未能成功,但其精神和行动已经震撼了天地。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表明张良在不得志时也能保持谨慎隐退的态度,不愧是智勇双全的人物典范。"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则转换了诗人的视角,站在圯桥之上,怀念古人特别是张良那种高洁的品行和英明的智慧。
最后两句“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表达了诗人在当时环境中的感慨,只能看到清澈的河水,但已经看不到了像黄石公(张良)这样的伟大人物。"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则是对张良已逝世的感叹,以及对于当下英雄难寻的无奈和苍凉。
整首诗通过李白特有的豪放笔触,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以及个人对于英雄人物的深切怀念。
别日何易,会日何难。道路修阻,山川郁盘。
寤寐怀思,涕泣汍澜。思君不已,损我容颜。
时歌旧章,期以自宽。歌终太息,反开忧端。
孤鸿嘹唳,过彼云间。欲托遗音,遐征不还。
出户徘徊,风露凄寒。明月皎皎,星斗阑干。
罗帷飘扬,顾影难安。耿耿长夜,摧此心肝。
吾生苦疏拙,不解谋此身。
辗转常寄食,短褐如悬鹑。
徒御舍之去,往往嫌我贫。
达交亦良多,安能强相亲。
唯有湖滨山,于我如故人。
日夕与之对,澹然忘主宾。
仲温我同流,道我此意真。
新诗远相寄,可以书诸绅。
何时到清苕,相携采白蘋。
尝闻阮孚心好屐,对客蜡之手不释。
閒畅非唯时所推,千载嘉名犹著白。
弁山山阳有吟翁,嗜诗亦与嗜屐同。
尽将书传资诗用,字字句句加磨砻。
万象一时供掇拾,大玩于词成钜集。
还将蜡屐以自名,吾知清尚人难及。
尚喜江湖有此翁,此诗此屐当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