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何似佛手,合掌面南看北斗。
兔推明月上千峰,引得寒山开笑口。
我手何似佛手,合掌面南看北斗。
兔推明月上千峰,引得寒山开笑口。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从瑾所作的《颂古三十八首》中的第三十四首。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我手何似佛手",诗人自问,暗示自己的手与佛之手相比,或许在寻常人眼中并无特殊之处,但此刻却能以佛心观照万物。"合掌面南看北斗",他双手合十,面向南方,仰望北斗七星,寓意着内心的虔诚与对宇宙秩序的敬畏。
"兔推明月上千峰",这里的“兔”暗指月亮,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夜空中移动,照亮了连绵起伏的山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引得寒山开笑口",寒山通常象征着寂寞、清冷的山境,然而在明亮月光的照耀下,仿佛连山峰都为之欢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共处的领悟,以及对于内心平静与喜悦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景象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寓含了深刻的禅意,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境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岷峨山根江水坼,万里波涛混吴越。
倾湖倒海不可量,仰看一线青天上。
郁蓝秀色盘三巴,间产锦石兼丹沙。
王严扬马各挺出,异才岂必生中华。
彭生昂昂千里驹,少年骑马来成都。
飞黄騕袅未即试,已觉奇气排长途。
君不见岷山不崩江不枯,古之高才何代无。
腾空布柔云,荡日溢繁吹。
素雪千里来,飘扬九衢内。
积阴改玄节,新阳献青岁。
永辞寒卉寂,甘并春华媚。
缤纷散广陌,皛耀敞尘界。
既随游霰集,复与流飙会。
临牖玩靡足,陟槛望逾迈。
参差百甍接,崒屼层台对。
佳人御棂轩,上客倚飞盖。
旖旎结华缨,离纵飘素带。
郢中有希倡,阳阿岂恒态。
君胡慕高卧,沉冥独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