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笔当年侍玉京,掖园屡听晓莺声。
归来乡国看图画,无限心情在凤城。
簪笔当年侍玉京,掖园屡听晓莺声。
归来乡国看图画,无限心情在凤城。
此诗描绘了一位曾经在京城侍奉君王的官员,如今回归故乡,通过一幅描绘春日黄莺的画作,回忆起往昔在京城的生活。诗中“簪笔当年侍玉京”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这位官员在京城的官宦生涯,他手持笔帽,为君王起草诏书,参与国家大事。接着,“掖园屡听晓莺声”则细腻地刻画了他在京城生活的日常,清晨时分,常常能听到园中黄莺的啼鸣,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美妙乐章,也象征着京城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更迭,这位官员最终选择回归故乡,面对家乡的山水画卷,心中涌动的情感难以言表。“归来乡国看图画”一句,既是对故乡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过往京城生活的怀念。最后,“无限心情在凤城”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那段时光的留恋,也有对回归故土的释然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比京城与故乡的生活场景,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既有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也有对当下平静生活的珍惜,展现了诗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沈沈山更绿。
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
铸剑本来杀雠人,怀珠本来报国士。
信知善恶皆相报,如何不肯树桃李。
物情翻覆难可论,莫言权势长头存。
鼎食却为农桑子,布衣还启丞相门。
丈夫立身须自省,知祸知福如形影。
乍可惠人一饭恩,不得唾人千里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