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
《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全文
唐 / 皎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一身赍万卷,编室寄烟萝。

砚滴穿池小,书衣种楮多。

吟诗山响荅,泛瑟竹声和。

鹤板求儒术,深居意若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péixiùcáiwǎnghuìshānshū
táng / jiǎorán

shēnwànjuànbiānshìyānluó
yàn穿chuānchíxiǎoshūzhǒngchǔduō

yínshīshānxiǎngfànzhúshēng
bǎnqiúshùshēnruò

注释
一身:指自己。
赍:携带。
万卷:形容书籍极多。
编室:藏书或读书的房间。
寄:寄托、位于。
烟萝:云雾缭绕的藤萝,形容环境幽静。
砚滴:砚台上用于研墨加水的小器具。
穿池小:形容砚滴之水滴入砚中形成的小小水池。
书衣:书籍的封面或包裹书籍的布帛。
种楮:楮树,古代常用其皮造纸,这里指书多到像种了很多楮树。
吟诗:朗诵或创作诗歌。
山响荅:山的回音像是在回答。
泛瑟:弹奏瑟,一种古乐器。
竹声和:竹林中的声音与乐声相和谐。
鹤板:古代征召贤士的诏书,常刻于木板,以鹤为饰,表示尊贵。
求儒术:寻求儒家学者及其学问。
深居:隐居不出。
意若何:心中有何想法或感受。
翻译
身怀万卷书籍,书房隐于云雾缭绕的藤萝之间。
砚台上滴水成池,小巧别致,书皮用楮树皮制成,数量繁多。
吟诵诗歌时,山间回响仿佛在应答,弹奏琴瑟,竹林随声附和。
朝廷以鹤板之礼征召儒学之士,你深居简出,对此作何感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赴会稽山求学的场景。"一身赍万卷,编室寄烟萝"表明学者携带着大量书籍,甚至在简陋的居所中也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砚滴穿池小,书衣种楮多"则形象地展示了学者的勤奋和对文字的珍视。

"吟诗山响荅,泛瑟竹声和"这一句表达了学者在大自然中吟诵诗歌,与山野间的自然声音融为一体,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鹤板求儒术"则进一步强调了学者对于儒家学说的追求和探索。

最后的"深居意若何"留给读者无限想象。这不仅是对诗人本身深居简出的生活态度的一种描绘,也可以理解为对知识追求者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揭示。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学者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作者介绍
皎然

皎然
朝代:唐   字:清昼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生辰:730-799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猜你喜欢

寄竺庵之中天竺

花外床琴坐不休,满怀风露思迟留。

凄凉蟋蟀声中月,断送梧桐叶上秋。

幽梦每随草春入,尺书还寄暮鸿愁。

思君桂子新凉夜,正在天香第几楼?

(0)

秋怀·其一

露彩发遥林,月华散虚席。

花牖一何清,秋衣不知湿。

惊鹊起南枝,寒蛩响东壁。

寂寞旷幽怀,超超楚天碧。

(0)

张句曲小景

句曲有仙居,桃源景不如。

树根曾系艇,石室旧藏书。

溪晚秋波净,岚晴宿雨馀。

何当问真隐,松下坐茅庐。

(0)

同朝天宫道士朝回口号·其二

午阴初转御桥湾,斋退从容出九关。

天上好风重送喜,銮舆明日幸钟山。

(0)

车驾临蒋山于崇祷寺赐高僧斋议设无遮会谩成口号·其二

祗园花雨晓吹香,手绾袈裟近御床。

阙下紫云随雉尾,座间红日动龙光。

金盘苏合颁殊域,玉碗醍醐出尚方。

稠叠屡承天上供,每惭无德颂陶唐。

(0)

蜀府命题所藏唐十八学士瀛洲图

十八学士瀛洲仙,文彩照世皆貂蝉。

庙堂论道豁胸臆,作藩开辟神尧天。

烈烈房与杜,树业光联翩。

雅爱虞永兴,健笔铁可穿。

褚公姚公才涌泉,早以儒术穷磨镌。

二苏二薛何挺特,王门献纳相后先。

主簿仓曹亦英俊,天策从事尤魁然。

太学先生美双璧,参军襟度冰雪妍。

宋州户曹最清简,一时风雅同高骞。

朝谈黄石略,暮校白云篇。

所思在经济,末艺焉足传。

方今化雨清八埏,西堂进讲罗群贤。

搜材直欲尽岩穴,拔擢远迈贞观前。

画师殊有意,模写精丹铅。

却令千载后,名高日月悬。

丈夫宏达当如此,谁能龌龊困一毡。

我愿河清海晏三千年,圣人端拱开文渊。

还期比屋可封俗淳古,不独图像夸凌烟。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