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开窗俯碧峰,幽人默坐兴偏浓。
涧边童子抱琴至,动操应成风入松。
高阁开窗俯碧峰,幽人默坐兴偏浓。
涧边童子抱琴至,动操应成风入松。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张宗苍坐在高阁之上,窗外是碧绿的山峰,一派宁静祥和之景。他独自默坐,心境格外悠然,似乎在这宁静中找到了更深的意趣。此时,山涧边传来孩童抱琴而来的声音,琴声悠扬,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仿佛琴音能触动心灵,让四周的风也带上了松涛的韵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哲思。诗中的“松”、“风”、“琴”等元素,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深远,象征着高洁、宁静和心灵的自由。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
神仙邈何许,仿佛在中天。
弱水不可渡,况乃风引船。
六鳌戴三山,来此知何年。
上有百尺楼,缥缈翔飞烟。
平生持巨钓,一举遂可连。
以手控六鳌,于此相周旋。
可恨世俗眼,未识方壶仙。
绝境不可到,望望空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