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幽居慰寂寥,数椽茅屋傍江郊。
庭前滕薛笋争长,篱下陈雷蔓结交。
杏圃花香蜂课蜜,芹塘泥暖燕营巢。
山窗对景浑无事,吟得诗成手自抄。
卜筑幽居慰寂寥,数椽茅屋傍江郊。
庭前滕薛笋争长,篱下陈雷蔓结交。
杏圃花香蜂课蜜,芹塘泥暖燕营巢。
山窗对景浑无事,吟得诗成手自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郊居的宁静生活。首句“卜筑幽居慰寂寥”表达了诗人选择在偏远之地建造居所,以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安宁。接下来的“数椽茅屋傍江郊”描绘了简朴的房屋坐落在江边郊野的景象。
“庭前滕薛笋争长,篱下陈雷蔓结交”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庭院中藤蔓植物生机勃勃,竞相生长,篱笆下的植物也紧密相连,呈现出一片和谐的自然景观。诗人寓情于物,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杏圃花香蜂课蜜,芹塘泥暖燕营巢”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杏花盛开,引来蜜蜂采蜜,而燕子则在温暖的芹塘边筑巢,这些细节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山窗对景浑无事,吟得诗成手自抄”表达了诗人在此环境中悠然自得,无事可扰,唯有创作诗歌的乐趣,他甚至亲手抄录自己的诗作,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郊居的田园画卷,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隐逸情怀。
宦情本淡薄,年貌又老丑。
紫绶与金章,于予亦何有。
有时独隐几,荅然无所偶。
卧枕一卷书,起尝一杯酒。
书将引昏睡,酒用扶衰朽。
客到忽已酣,脱巾坐搔首。
疏顽倚老病,容恕惭交友。
忽思庄生言,亦拟鞭其后。
谷口谁家住,云扃锁竹泉。
主人何处去,萝薜换貂蝉。
籍在金闺内,班排玉扆前。
诚知忆山水,归得是何年。
一入吴王殿,无人睹翠娥。
楼高时见舞,宫静夜闻歌。
半露胸如雪,斜回脸似波。
妍媸各有分,谁敢妒恩多。
紫微今日烟霄地,赤岭前年泥土身。
得水鱼还动鳞鬣,乘轩鹤亦长精神。
且惭身忝官阶贵,未敢家嫌活计贫。
柱国勋成私自问,有何功德及生人。
眷眄情无恨,优容礼有馀。
三年为郡吏,一半许山居。
酒熟心相待,诗来手自书。
庾楼春好醉,明月且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