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述·其十三田畴》
《读史述·其十三田畴》全文
明 / 魏学洢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夜读刘虞传,胸坎生不平。

无终有一士,烈烈千人英。

栾布不足数,申胥难与京。

吾将夙严装,万里从之行。

谁为同心人,千载陶渊明。

(0)
鉴赏

此诗《读史述(其十三)·田畴》由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刘虞的传记阅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与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首句“夜读刘虞传,胸坎生不平”,诗人深夜阅读刘虞的传记,内心激荡起一股难以平息的愤慨之情。刘虞,东汉末年的一位忠臣,以其忠诚和正直闻名于世,诗人在读到他的事迹时,仿佛能感受到他那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这引发了诗人内心的共鸣与感慨。

接着,“无终有一士,烈烈千人英”一句,诗人赞美了刘虞如同一位卓越的英雄,其精神力量足以激励千百人。这里的“烈烈”形容刘虞的品格和行为如火焰般炽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栾布不足数,申胥难与京”两句,诗人进一步对比刘虞与其他历史人物,认为刘虞的成就和影响力远超栾布和申胥等其他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栾布和申胥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但诗人认为刘虞在忠诚与正直方面更胜一筹。

最后,“吾将夙严装,万里从之行”表达了诗人决心追随刘虞的脚步,哪怕路途遥远,也要去实现心中的理想。这里“夙严装”意味着早早就做好准备,显示出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谁为同心人,千载陶渊明”则以陶渊明为例,表达了诗人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契合。

综上所述,《读史述(其十三)·田畴》通过阅读历史人物刘虞的传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对忠诚与正直的赞美,以及对志同道合朋友的渴望。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作者介绍
魏学洢

魏学洢
朝代:明   字:子敬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生辰:约1596——约1625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猜你喜欢

郊庙歌辞.祭方丘乐章.顺和

乐备金石,礼光尊俎。大享爰终,洪休是举。

雨零感节,云飞应序。缨绂载辞,皇灵具举。

(0)

郊庙歌辞.周朝飨乐章.忠顺

礼成三爵,乐毕九成。共离金戺,复列彤庭。

(0)

郊庙歌辞.祀九宫贵神乐章.雍和

俎豆有践,黄流在尊。九宫之祀,三代莫存。

乐变六宫,坛开八门。圣皇昭对,祐我黎元。

(0)

任叟书授刘生

承欲往梁宋,梁宋灾方重。

旦夕为人讼,承欲访郑生。

郑生将有厄,即为千里客,兼亦变衫色。

(0)

改一字令·其一

水里取一鼍,岸上取一驼。

将者驼,来驮者鼍,是为驼驮鼍。

屋里取一鸽,水里取一蛤。

将者鸽,来合者蛤,是谓鸽合蛤。

(0)

东柯院妖谑杜令·其一

虽共蒿兰伍,南朝有宗祖。

莫打绿袍人,空中且歌舞。

堪怜木边土,非儿不似女。

瘦马上高山,登临何自苦。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