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其一》
《噫田操四章章六句寄呈王介甫·其一》全文
宋 / 王令   形式: 琴操

田彼黍矣,则食于秋。我人之耕,载芟载薅。

岂不惮劳,将食无攸。

(0)
翻译
田里的黍子已经成熟,在秋天收获。
我们这些人辛勤劳作,割草除草不停歇。
注释
田彼:那片田地。
黍矣:黍子熟了。
则食:就收割。
于秋:在秋季。
我人之耕:我们这些人耕种。
载芟:一边割草。
载薅:一边除草。
岂不:难道不。
惮劳:害怕劳累。
将食:为了得到食物。
无攸:没有停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田彼黍矣,则食于秋"表达了农作物成熟后可以收获的喜悦心情,同时也透露出对来临季节变化的期待和准备。接下来的"我人之耕,载芟载薅"具体描述了农民在田间不懈怠地劳动的情形,其中"载芟载薅"生动传达出农作物被收割后运输的繁重过程。

然而,诗中的"岂不惮劳,将食无攸"却流露出对辛勤工作后的疲惫以及担忧未来的食物供应是否充足。这里体现了古代农业生产的艰辛和农民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以及他们面临的生存困境。

诗人通过这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不仅展现了农业社会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对未来食物来源的不确定性,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虑。整首诗以其朴实无华的笔触和情感真挚的内涵,成功地传递出农民生活的艰辛与美好。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朝代:宋   生辰:1032~1059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猜你喜欢

喜雨与汪伯谐刘希贤吴原博同寅联句·其四

满院凉风透葛衣,雨馀轻扇不须挥。

斋居静觉心无累,吟榻清期愿不违。

瓦鼎日长烟篆袅,铜壶天远漏声稀。

莱羹茗碗同三宿,诗阵堂堂未解围。

(0)

马嵬八景次韵为阎方伯赋·其六宝刹晨钟

宝坊高处地幽偏,钟响常疑落半天。

旅次唤醒尘土梦,上方惊散海云眠。

纱笼客诮非时饭,锡杖僧开午夜禅。

看院鹤鸣如应答,一声声出薜萝烟。

(0)

陪欧阳令君奠故宋尚书金忠肃公墓并立石表

桂浆三奠陇云寒,共识贤侯此意难。

泉下屡更新岁月,人间谁问古衣冠。

青山再下樵苏禁,白石重将姓字刊。

拟有颂声传故事,无边光彩动林峦。

(0)

登源有汪王祖齐司马墓及王庙庙后有绿照亭有石洞用故侍郎朱大同先生韵示同游仁里诸宗人

千载吾王此旧都,登源流水绿成湖。

断碑丘垄收云气,长剑风尘忆壮图。

山隔游亭闻绿照,云封仙洞似蓬壶。

联镳英俊来应惯,路转峰回不问途。

(0)

虎图为艾光禄天锡赋

于莬何由此中伏,白日寒云静山麓。

草间百兽未全藏,困睡应知不成熟。

玄尾空回七尺长,金眸半闪双星煜。

有时独步出林莽,一声长啸千山肃。

只图当道犬羊空,岂为平生食无肉。

良工写此有深意,颇似高人卧空谷。

投身拟结岁寒盟,上有长松下脩竹。

虽云不动爪牙威,已觉风声撼庭木。

儿童见之骇欲走,不敢黄昏傍墙屋。

丹青逼真乃如此,恐是当时溪上牧。

几思把玩发豪吟,忘却摩须手还缩。

都城广厦接栋宇,入眼定知无此幅。

千金可得书画传,好事谁如汉光禄。

(0)

浙江参议卢君雍葬其父爱竹君于枥山庐于墓左产芝十二茎其婿编脩倪君岳求予诗

老人开轩旧爱竹,令子庐墓新生芝。

岁寒节操凛未已,三春和气钟于斯。

土屋深深枥山底,十二天然朵云蕊。

孤绝难同众草芳,色映薇花照江水。

回望谢庭花满烟,儿孙玉立如芝妍。

古人孝感非浪语,至性由来天所怜。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