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志和渔父图》
《张志和渔父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苕霅春深花满溪,一钩翻动碧琉璃。

蓑衣箬笠尽有意,不到斜风细雨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渔父垂钓图景。诗人以“苕霅春深花满溪”开篇,巧妙地将季节与地点融合,展现出一幅春意盎然、花香四溢的画面,溪水潺潺,春花烂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一钩翻动碧琉璃”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清澈的溪水比作碧绿的琉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渔父手中的鱼钩轻轻触碰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的情景,充满了动态美。

“蓑衣箬笠尽有意,不到斜风细雨知”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蓑衣和箬笠是渔父的标志性装备,不仅体现了渔父的身份特征,也蕴含着他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尊重。这两句诗通过“有意”二字,赋予了这些日常用品以情感色彩,暗示渔父即使在斜风细雨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景物与人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生机与宁静的江南春色之中。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钱起居挽辞二首·其二

制策词科世得贤,谏垣书殿继为联。

皂囊封奏名宏议,丹扆书箴著旧篇。

朝许臧孙为有后,人嗟贾傅不遐年。

一门盛美时难及,家学于今令子传。

(0)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口号

首秋初望敛阶蓂,侍宴千官拱大庭。

法部重翻慈寿曲,译场初上贝多经。

宝邻双节遥驰传,玉塞重关尽撤扃。

企望璇宫同祝圣,天南已见老人星。

(0)

次韵林次中九日都下感事二首·其一

桃杏初开已去家,又逢兰菊绽新花。

感时谩缀茱萸佩,惜别应怜棠棣华。

迢递宦游来日下,悠扬归思绕天涯。

一尊重到平津閤,惆怅文窗旧绿纱。

(0)

次韵奉酬签判吕殿丞燕集西湖

江海为藩地绝尘,湖山寻胜坐邀宾。

消除袢暑忘三伏,追忆曾游隔五春。

极望林峦横紫翠,旋供肴核剥青皴。

常时欲到喧嚣阻,偶得相陪似宿因。

(0)

冬夕会诸同僚与税舍弟郡斋饮话通判欧郎中以二绝句纪事见寄次韵·其二

立朝才薄幸潜郎,出守恩优便养堂。

赖得同僚借河润,坐令尸禄荷龙光。

(0)

冬夕会诸同僚与税舍弟郡斋饮话通判欧郎中以二绝句纪事见寄次韵·其一

弟兄叨郡两淮间,宾友衔杯午夜欢。

喜听话言消酒力,更钦风义敌霜寒。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