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雨生寒夜不眠,初闻浙沥转连绵。
乡心破碎疏桐底,病思凄凉断雁边。
风急三更城迥隔,草深四壁地逾偏。
酒醒灯暗还多事,占得新诗第几联。
江雨生寒夜不眠,初闻浙沥转连绵。
乡心破碎疏桐底,病思凄凉断雁边。
风急三更城迥隔,草深四壁地逾偏。
酒醒灯暗还多事,占得新诗第几联。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闻雨》描绘了夜晚江上听雨的情景,诗人因雨声而难以入眠,内心情感复杂。首联“江雨生寒夜不眠,初闻浙沥转连绵”,通过“江雨”、“寒夜”和雨声“浙沥”、“连绵”,营造出一种冷寂而愁苦的氛围。
颔联“乡心破碎疏桐底,病思凄凉断雁边”,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自身的疾病带来的孤寂与哀伤。诗人将自己的心境比作“疏桐”和“断雁”,显得更加孤独无依。
颈联“风急三更城迥隔,草深四壁地逾偏”,写出了雨夜中风声的急促和环境的荒僻,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和偏僻之地的落寞。
尾联“酒醒灯暗还多事,占得新诗第几联”,诗人借酒浇愁,但酒醒后面对昏暗的灯光,思绪万千,不禁思考新诗中应如何表达此刻的心境,反映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对自我情感的深刻剖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雨声为引,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疾病缠身时的思乡之情和生活孤苦之感,展现了明代文人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