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照山月衔,虚心出岫云。不留不碍贲天轮。
来往自通神。谁向空中作主。端坐放行收聚。
有无光曜遍乾坤。真宰默然存。
寂照山月衔,虚心出岫云。不留不碍贲天轮。
来往自通神。谁向空中作主。端坐放行收聚。
有无光曜遍乾坤。真宰默然存。
这首元代姬翼的《巫山一段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月夜景象。"寂照山月衔",寥寥几字便展现出月光洒落山头,如银钩挂天的静谧,"衔"字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即将隐没的情景。"虚心出岫云"则描绘了山峰空灵,云雾缭绕,仿佛山峰也有了禅意,象征着心境的清虚。
"不留不碍贲天轮"进一步强调了月轮的流转自如,既无滞留也不受阻碍,如同天空中的大轮,自然流转。"来往自通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规律的赞叹,认为其蕴含着超越凡俗的神秘力量。
接下来的诗句"谁向空中作主"提出一个哲学问题,暗示着天地间万物运行自有其规律,无人能主宰。"端坐放行收聚"描绘了观察者内心的平静与接纳,无论万物如何变化,都能泰然处之。最后两句"有无光曜遍乾坤。真宰默然存","有无"代表宇宙的生灭变化,"光曜"象征光明,"真宰"即造物主,"默然存"则传达出一种无声无息、深藏不露的至高存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寓言般地探讨了自然法则与内心修养的关系,体现了元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超脱的哲学思想。
记得东斋折小梅,数枝寒色未全开。
江上别来今几日,暖风吹径雪成堆。
赠我以海昏清霜之橘,报君以淮南紫唇之蛤。
橘肤软美中更甜,蛤体坚顽口长合。
开花结子幸采摘,没水藏泥岂蕲得。
二物同时有不同,赋形与性由天公。
请君下箸聊一饱,莫索珠玑向此中。
敕书夜半至,主者不能发。
星辰稍低回,万里收落月。
平明宣帝词,轸虑极惨怛。
所忧在愆阳,雨泽嗟久竭。
周王望云汉,汤后讼女谒。
又闻泰一驭,已驻黄金阙。
所至为福祥,行当扫灾孽。
因兹肆大眚,洗涤如海阔。
上刑脱窀穸,轻系弛缧绁。
生还今可期,向者或长诀。
欢呼满行道,感泣有白发。
苟非皇恩深,安得汝辈活。
千城聚和气,散作连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