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旧七首·其三崇效寺楸》
《访旧七首·其三崇效寺楸》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朴公图卷失不收,再来犹见前朝楸。

著花老干未觉丑,根节磥坷阴繁稠。

当时树下展图读,沘笔赓续王朱游。

虞山帝傅常独至,自写伊郁酬清幽。

天回地转讵所料,痛定思痛当谁尤?

僧贫换米及故纸,此树能免终薪槱。

巡廊坐阶默相向,急雨打叶风飕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一棵老楸树的深情访问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楸树历经沧桑却依然坚韧不屈的生命力。

首句“朴公图卷失不收”以“朴公”为引子,暗示了楸树的古老与珍贵,而“图卷失不收”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遗憾。接着,“再来犹见前朝楸”一句,点明了诗人再次见到这棵楸树,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著花老干未觉丑”赞美了老楸树虽然年岁已久,但开花时依然美丽,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优雅。“根节磥坷阴繁稠”描绘了楸树根部的复杂与茂密,隐喻了生命中的曲折与繁盛。

“当时树下展图读,沘笔赓续王朱游”回忆了过去在树下读书、创作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刻。“虞山帝傅常独至,自写伊郁酬清幽”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

“天回地转讵所料,痛定思痛当谁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僧贫换米及故纸,此树能免终薪槱”通过僧人的生活细节,进一步强调了楸树的价值与意义,不仅为人们提供物质帮助,更象征着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最后,“巡廊坐阶默相向,急雨打叶风飕飕”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一棵老楸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生、自然与人文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哲思。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野步

顾步方塘上,西郊日渐曛。

归心临远渡,晚色在闲云。

垄势蜂腰接,溪流燕尾分。

田歌知有意,丰美谢明君。

(0)

留题友人郊居·其二

卜筑远朝市,著书成岁功。

长云覆孤木,古道满清风。

地胜花房异,山灵雨气通。

纶巾不可恋,鹤版下关东。

(0)

送益州同理张殿丞

远指三川路,初辞六尚班。

占星度危栈,叱驭下灵关。

职亚铜符重,兵销玉帐闲。

汉台谁视草,应待长卿还。

(0)

内阁春帖子·其七

三星分曜辉宸汉,九禁迎春启令辰。

仰奉椒闱宣内治,湛恩鸿庆永如春。

(0)

江南四忠节国之纪也歌以哀之·其二

同时人物今犹昨,只有先生死朔方。

殿下青衣晋天子,窖间白发汉中郎。

平生东海心犹壮,千古西山骨亦香。

三复累臣吟啸集,天荒地老气苍苍。

(0)

送钱守归朝除大农二首·其一

北海廉平守,曾为汉大农。

此邦高治行,今日继前风。

饥馑难于政,循良茂厥功。

好将清静对,推与四方同。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