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峰何从来,平地涌高岭。
去城不七里,幻此幽绝境。
芳游坐迟暮,无物惜馀景。
树暗云岩深,花落春寺静。
野草时有香,风絮淡无影。
山行纷游人,金翠竞驰骋。
朝来有爽气,此意独谁领?
我来极登览,妙灵应自省。
遥看青数尖,俯视绿万顷。
逃禅问点石,试茗汲憨井。
意行忘步滑,野坐怯衣冷。
聊为无事饮,颇觉清昼永。
藉草方醉眠,松风忽吹醒。
海峰何从来,平地涌高岭。
去城不七里,幻此幽绝境。
芳游坐迟暮,无物惜馀景。
树暗云岩深,花落春寺静。
野草时有香,风絮淡无影。
山行纷游人,金翠竞驰骋。
朝来有爽气,此意独谁领?
我来极登览,妙灵应自省。
遥看青数尖,俯视绿万顷。
逃禅问点石,试茗汲憨井。
意行忘步滑,野坐怯衣冷。
聊为无事饮,颇觉清昼永。
藉草方醉眠,松风忽吹醒。
这首元代郭麟孙的《游虎丘》描绘了诗人游历虎丘山的所见所感。首句“海峰何从来,平地涌高岭”以奇特的景象开篇,暗示了虎丘山的陡峭与突兀,如同海中的峰峦突然涌现于平地。接下来的诗句“去城不七里,幻此幽绝境”表达了距离城市不远之处,却隐藏着一个幽静绝美的秘境。
诗人感叹时光易逝,“芳游坐迟暮,无物惜馀景”,流露出对美景即将消逝的惋惜。山中景色宁静而深邃,“树暗云岩深,花落春寺静”,野花香气与轻风絮影交织,构成了一幅淡雅的画面。山路上游人如织,但诗人内心寻求的是独处的宁静,“朝来有爽气,此意独谁领”。
诗人登高远望,感叹自然之美,“遥看青数尖,俯视绿万顷”,并借禅修和品茗寻求内心的平静,“逃禅问点石,试茗汲憨井”。在自然的怀抱中,他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只是随意坐下小酌,“聊为无事饮,颇觉清昼永”。醉眠于草间,松风唤醒了他,仿佛是大自然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虎丘山独特景色的喜爱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追求。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
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一瞬光阴何足道,便思行乐常不早。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
滥把州麾奉北堂,自惭政术非龚黄。
年丰物阜天所赐,容我养拙山水乡。
今朝瑞气俄融结,散作飞花应时节。
万家疫疠一扫除,尽道年时无此雪。
幕中佳士欣得公,笔端能与造化通。
乃知冰柱有家法,寡和未饶歌郢中。
一望琼瑶迷四境,我复白头临绝顶。
要须相与作春温,共向尊前拚酩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