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
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一瞬光阴何足道,便思行乐常不早。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
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一瞬光阴何足道,便思行乐常不早。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独处乐趣的生活状态。开篇“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表明了诗人对物欲名利的淡泊与超然,主张一种清净无为的心态。
夜晚,诗人独自点灯,对着酒杯,既唱歌、自酌,也时而吟诵、时而笑谈,享受这份属于个人的宁静时光。接下来的“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则是景物描写,诗人借助初雪覆盖的群山与明月交辉映照的美丽景象,增添了夜晚独酌的浪漫情调。
中间部分“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诗人提出即使给予百年光阴,也难以预料终极结果,反观富贵与功业,都无从保证,更遑论何时能够完成。这几句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体认。
“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则是通过对比日常琐碎争斗和珍宝贵重之间价值的反思,强调了物质财富与人生真谛间的差距。紧接着,“一瞬光阴何足道,但思行乐常不早。”诗人感叹光阴易逝,不值得过多纠结于世俗恩怨,只需及时行乐,珍惜每一个当下。
末尾“待春来携酒殢东风,眠芳草”则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诗人希望在春天到来之际,带上酒,随着东风的轻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芳草地眠,这不仅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自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渴望。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诗人的独酌独歌,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对物质财富的淡然,以及对生命短暂与行乐当下的感悟。
向已送残春,当兹送残暑。
离尊虽不同,时节会有去。
平生苦汗尘,欲避无处所。
骊驹出商音,畏不将风雨。
却忆别花时,红尘挽衣履。
回首汉诸陵,落日无穷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