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恐尘埃满面颜,水边门户喜常关。
苍筤亭上南屏下,天遣幽人入座前。
常恐尘埃满面颜,水边门户喜常关。
苍筤亭上南屏下,天遣幽人入座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自然中的宁静生活与心境。首句“常恐尘埃满面颜”,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担忧和渴望远离尘嚣的心态。接着,“水边门户喜常关”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选择远离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居住环境,门前紧闭,仿佛是对外界喧嚣的一种隔绝。
“苍筤亭上南屏下”,进一步描绘了隐居之所的环境,苍筤亭位于山林之中,南屏则可能指的是山峰或山脉,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隐匿于自然之中的氛围。这样的环境不仅提供了物质上的避世之所,更寓意着精神上的超脱与自由。
最后一句“天遣幽人入座前”,以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天”赋予了某种主动性和智慧,仿佛是大自然本身在邀请这位隐士,让他得以在自然的怀抱中安坐,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这不仅是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意味的佳作。
数间茅屋残山外,片石崚嶒树影交。
给假两旬秋易尽,相寻一舍地非遥。
盆栽怪木缘能画,池养嘉鱼不入庖。
闻道水松三百步,梦随流水到溪桥。
五剡乃脱选,通籍入金闺。
祖宗立法初意,正欲猎英奇。
近世流风薄矣,强者立跻霄汉,弱者困尘泥。
流水伯牙操,底处有钟期。公为政,民不扰,吏无欺。
春风桃李满县,当路几人知。
五马宏开公道,一鹗首旌治最,迟乃速之基。
不枉受人荐,更看荐人时。
洞庭之阴小山幽,百灵雄卫来高邱。
我当十月值乱离,携家远逐湖之洲。
湖光接天晚浪静,树色照野晴云浮。
霜黄林头橘柚熟,日冷波底蛟龙愁。
北方兵马想已到,南国城郭谁能收。
我今买酒且消忧,醉舞拔剑挥斗牛。
会须投笔去封侯,斩取盗贼清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