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高逸士,数目几多人。
积德千花秀,温良七宝珍。
缘因终可作,好事福齐臻。
宇内光阴速,仙天夜月春。
古来高逸士,数目几多人。
积德千花秀,温良七宝珍。
缘因终可作,好事福齐臻。
宇内光阴速,仙天夜月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崇尚高洁品格的生活理想。开篇“古来高逸士,数目几多人”表明这种追求并非孤例,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高尚之士,他们的人数虽不多却令人称道。“积德千花秀,温良七宝珍”则形象地比喻这些人的美德如同盛开的花朵和珍贵的宝物,既美丽又弥足珍贵。
“缘因终可作,好事福齐臻”两句传达了一个信息,即通过修炼性情、积累善行,最终可以达到某种境界,使得美好的事情与幸福同步到来。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也反映出一种信念,即做好事终将得到回报。
最后两句“宇内光阴速,仙天夜月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这里的“宇内”指的是世界或宇宙,“光阴”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速”字则表明这种流逝是快速且短暂的。而“仙天夜月春”则是一幅神仙生活的画面,夜晚与明亮的月亮为伴,感受一种超凡脱俗的春意。整体而言,这两句构建了一种脱离尘世烦恼、达到精神自由境界的情景。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高洁士人品格的赞美和对修行所得美好结果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完善与精神超越的向往。
非迷非悟,谁强名模。无相三昧,不受涂糊。
越色超声无个事,连声不断念苏卢。
眉芒动处千光含,自肯除非大丈夫。
持心应不失,谋事便忘真。
谁识元明宝,虚劳几度春。
因见普庵老,示我体皆纯。
但依无著性,性幻在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