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寒独觉》
《夜寒独觉》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儿啼惊觉梦中身,恰则华胥政问津。

脚到五更偏作冷,老来万事不如人。

若无窗月谁相伴,听尽鸡声不肯晨。

尚有布衾寒似铁,无衾似铁始言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ánjué
sòng / yángwàn

érjīngjuémèngzhōngshēnqiàhuázhèngwènjīn

jiǎodàogèngpiānzuòlěnglǎoláiwànshìrén

ruòchuāngyuèshuíxiāngbàntīngjìnshēngkěnchén

shàngyǒuqīnhántiěqīntiěshǐyánpín

注释
啼:哭泣。
华胥:传说中的理想国。
津:渡口,这里指寻求帮助或咨询。
五更:夜晚的第五个时辰,接近黎明。
偏作冷:格外感觉冷。
万事:所有的事情。
窗月:窗户上的月光。
鸡声:清晨的鸡鸣声。
布衾:棉被。
铁:形容极度寒冷。
贫:贫穷。
翻译
孩子的哭声惊醒了梦境中的我,恰巧这时华胥国的官员前来询问道路。
夜深时分,双脚更是感到寒冷,随着年龄增长,觉得世间万物都不如以前了。
如果没有窗外的月光陪伴,我宁愿倾听鸡鸣直到天明也不愿醒来。
即使有床铺,被子却冷得像铁一样,只有没有被子才算是真正的贫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孤独与寒冷。开篇"儿啼惊觉梦中身,恰则华胥政问津"两句,通过儿子的啼哭打破了夜的宁静,诗人从梦中惊醒,而"恰则华胥"表明时间已深,"政问津"则隐含着对生活、对未来某种忧虑或探究。

接着"脚到五更偏作冷,老来万事不如人"两句,诗人感受到的是夜的寒冷和生命力的衰退。"脚到五更"意味着时间已经很晚,通常指凌晨三点至五点,而"偏作冷"则强调了这种感觉的加深。"老来万事不如人"表达了一种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能力下降的无奈。

再看"若无窗月谁相伴,听尽鸡声不肯晨"两句,诗人在没有明亮月色的陪伴下,只能听到鸡鸣的声音,却仍旧不愿意迎接破晓。这里透露出一种对夜晚的依恋,以及对黎明到来的抵抗。

最后"尚有布衾寒似铁,无衾似铁始言贫"两句,诗人通过对被子的描述,表达了深夜的严寒,以及因缺少被子而感受到的更甚的寒冷和贫困。"无衾似铁"强调了没有被子的情况下,寒冷感受的极致,而"始言贫"则揭示出这种生活状况下的贫穷。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寒冷、生命力衰退、孤独和贫困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忧郁情绪。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题白莲堂

一法圆融万法该,白莲香社应时开。

渊明不解同方便,何事攒眉不肯来。

(0)

答沂州吏

多年退罢老公人,手种桑麻数百根。

尽是笔头挼撚得,一枝枝上有冤魂。

(0)

病中思归呈千之十七兄

白首遑遑谩世忧,我今问米下扬州。

支离病骨难堪暑,浩荡归心不待秋。

兵火彫零馀故里,功名衰谢独扁舟。

腐儒老死终无用,收拾纶竿好去休。

(0)

秋霁分韵得中字

清晚搔头望,晴天已不同。

霁烟才冉冉,雨意却濛濛。

为客艰难里,思亲涕泪中。

独凭心事在,倚杖看秋鸿。

(0)

次李荥泽韵

已罢仍侨寓,虽贫强客羞。

閒居非素隐,高卧得清秋。

故国今何在,他乡未免忧。

为儒生用拙,老去更宜休。

(0)

南安建邦庾岭下,小小城池坚四壁。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