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携孤剑入辕门,老大还家荷主恩。
青草塞边丹凤诏,绿畴轩外白鸥村。
一蓑烟雨销残梦,几树松楸泣断魂。
尚见乡人存旧德,寻常相对有啼痕。
曾携孤剑入辕门,老大还家荷主恩。
青草塞边丹凤诏,绿畴轩外白鸥村。
一蓑烟雨销残梦,几树松楸泣断魂。
尚见乡人存旧德,寻常相对有啼痕。
这首挽诗《挽朱孟宽》由明代诗人刘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联“曾携孤剑入辕门,老大还家荷主恩”,描绘了逝者年轻时的壮志与归家后的感激之情。他曾经带着孤独的剑意踏入战场,年老归来,满载着主人的恩情,既展现了其英勇与忠诚,也流露出对家庭和亲情的眷恋。
颔联“青草塞边丹凤诏,绿畴轩外白鸥村”,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青草覆盖的边塞,象征着逝者生前的艰苦岁月;丹凤诏则暗含荣耀与牺牲,绿畴与白鸥村则代表了宁静与安息,对比鲜明,寓意深刻。
颈联“一蓑烟雨销残梦,几树松楸泣断魂”,进一步深化了哀思之情。烟雨中的蓑衣象征着逝者生命的终结,梦境的消散暗示了生命的流逝;而松楸(松树和楸树)作为墓地常见的植物,象征着哀悼与怀念,几树松楸泣断魂,直接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
尾联“尚见乡人存旧德,寻常相对有啼痕”则表达了对逝者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影响的怀念。即使在平凡的日常中,乡人们还能看到逝者留下的美德,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敬,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啼痕则再次强调了哀伤的情绪,即便是在寻常的相处中,也能感受到逝去的痕迹。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情感、品德的回顾与缅怀,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是悼念之作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