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贫士七首·其三》
《咏贫士七首·其三》全文
魏晋 / 陶渊明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

原生纳决屦,清歌畅商音。

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

赐也徒能辩,乃不见吾心。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贫困中仍坚守自己艺术追求的情景。"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表达了诗人即使生活清贫,但内心的热爱与激情依旧如故,乐器上的旋律是他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原生纳决屦,清歌畅商音"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份对于艺术的执着,即便是在艰难困苦中,也要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

接下来的"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受,虽然外界的荣华(可能指的是物质财富或社会地位)与他渐行渐远,但作为一个贫穷的士人,他始终在这个世界上被人们所熟知。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困境——衣衫破旧,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物资也难以为继。然而这并不妨碍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享受。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表达的是尽管外界可能认为诗人已经忘记了舒适与奢侈,但其实这些并不是他真正渴望的。他的内心有着更高的追求,这些物质享受对他而言并不重要。

最后两句"赐也徒能辩,乃不见吾心"则强调了诗人虽然在世俗之中可能显得无力,但他的精神世界是充实而坚定的,而这种坚定并非外人所能洞察。

作者介绍
陶渊明

陶渊明
朝代:魏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木芙蓉

甚疑牡丹丛,但病皮骨老。

不宜入水看,只可隔水眺。

(0)

鲧庙

治水弗绩鲧当殛,逃入羽渊为黄能。

韩山东北有荒庙,豕象冕服吁怪哉。

乡社养牲禁畜豕,恐触神怒风雷灾。

秦汉以来不读礼,祝尸鼎俎如优俳。

魂魄久与魑魅杂,野妖阴怪凭草莱。

高山南北二千里,谽豁凿断龙门开。

昆仑长河走出海,神禹功大不可偕。

后王书称嗣天子,永为万世严祠斋。

为崇王像备冠舄,寝庑敞侈完倾摧。

明饬有司正祀典,春秋致祭吾自来。

(0)

和李献甫守岁

枯虾乾栗排野盘,拥炉酌酒儿女筵。

却愁诘朝祗明日,便数今宵为去年。

瞻星惟恐斗柄落,续膏更愿灯花燃。

小痴老怯坐自笑,无补漫废通夕眠。

(0)

泛舟潏水君俞用韩泛南溪韵作诗三首遂和·其三

山亏一篑功,泉废九仞迹。

精神去不回,虚牝黄金掷。

溯舟望南麓,近岸多巨石。

溪流曲折多,波喧奔湍激。

野竹拥杂树,纷纷两参列。

古松气不群,苍然数百尺。

晚花发幽丛,浮云动遥壁。

优游可忘年,去此皆妄役。

(0)

蔡元度话其子能言前世事江晦叔有诗次韵·其二

往来积习几生身,石上精魂世共闻。

北涧水通南涧水,南山云绕北山云。

光含众色珠常静,影入千溪月不分。

试向道人谈实相,神奇腐臭但纷纷。

(0)

再过方山驿

春过方山驿,依然柳色新。

昔游尝弭节,旧记已埋尘。

往岁雠书客,新恩守土臣。

南来心不竞,时羡北归人。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