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午睡》
《午睡》全文
宋 / 郑刚中   形式: 古风

藜羹饭脱粟,穷达未须计。

日中困炎曦,到枕即昏睡。

营营百为扰,合眼尽遗弃。

翛然一榻间,烂熟见真意。

欲识太古风,去此不多地。

我愿四海平,圭窦永无事。

夏卧法曹簟,冬梦公孙被。

(0)
注释
藜羹饭脱粟:藜草煮的稀粥和糙米。
穷达:顺境或逆境。
炎曦:烈日。
营营:忙碌的样子。
真意:生活的真谛。
太古风:远古淳朴的风气。
圭窦永无事:永远没有纠纷。
法曹簟:司法官的竹席。
公孙被:公孙布做的被子。
翻译
藜草煮成的稀粥配糙米,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不必去计较。
太阳正午时分,炎热难耐,躺下就昏昏欲睡。
日常忙碌的各种事务纷扰不断,闭上眼就全部抛诸脑后。
在这简朴的床榻之间,我深感宁静,领悟了生活的真谛。
想要了解远古的淳朴风气,这里离它并不遥远。
我渴望天下太平,让一切纠纷永远消失。
夏天在司法官的竹席上纳凉,冬天梦见盖着公孙布的温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午睡》,描绘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欣赏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首句“藜羹饭脱粟”写出了诗人朴素的饮食,反映出其淡泊的生活态度。接着,“穷达未须计”表达了诗人不以世俗的荣辱得失为虑,强调内心的宁静。

“日中困炎曦,到枕即昏睡”描绘了夏日午后的困倦,但诗人选择的是及时休息,享受片刻的安宁。“营营百为扰,合眼尽遗弃”则批评了世间的纷扰,主张抛开俗务,回归内心深处的平静。“翛然一榻间,烂熟见真意”表达了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能深入领悟生活的真谛。

最后两句“欲识太古风,去此不多地”暗示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离古代淳朴风气不远。结尾处,“我愿四海平,圭窦永无事”表达了诗人对于天下太平、社会安定的理想,而“夏卧法曹簟,冬梦公孙被”则以具体的场景,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理想世界的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午睡这一日常小事,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以及对理想社会的期盼。

作者介绍
郑刚中

郑刚中
朝代:宋   字:亨仲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生辰:1088年—1154年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论子美渊明诗

子美学古胸,万卷郁含蓄。

遇事时一麾,百怪森动目。

渊明淡无事,空洞抚便腹。

物色入眼来,指点诗句足。

彼直发其藏,义但随所瞩。

二老诗中雄,同人不同曲。

(0)

马上

只为溪山有宿盟,两旬两度此经行。

马嘶险径霜蹄滑,鸥舞平沙雪羽轻。

豪气不从尘外减,新诗偏向道间成。

梅花似有相迎意,野水篱边数蕊明。

(0)

雷崖屋

不徒卓屋在岩阿,前后丹成亦已多。

三十馀年勤累行,几时跨鹤上空歌。

(0)

奉挽近故制置侍郎畏斋先生吴公·其一

人物雄三楚,师传自五峰。

求仁居广大,学道到从容。

世仰堂堂表,天知磊磊胸。

斯文真不幸,海内失儒宗。

(0)

与和甫时甫分题画卷夔得剡溪图

枯槎啅乾鹊,交臂失夫君。

奈此一尊酒,凭高空水云。

(0)

朝中措·其三和欧阳公韵

如山堂上翠横空。山影浪花中。

夜夜林间明月,时时柳外清风。

如今到此,翛然万事,无处情钟。

唯有尊前一笑,分明好个山翁。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