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美学古胸,万卷郁含蓄。
遇事时一麾,百怪森动目。
渊明淡无事,空洞抚便腹。
物色入眼来,指点诗句足。
彼直发其藏,义但随所瞩。
二老诗中雄,同人不同曲。
子美学古胸,万卷郁含蓄。
遇事时一麾,百怪森动目。
渊明淡无事,空洞抚便腹。
物色入眼来,指点诗句足。
彼直发其藏,义但随所瞩。
二老诗中雄,同人不同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施德操对杜甫(子美)和陶渊明诗歌风格的评论。首句“子美学古胸”赞扬杜甫深厚的学识和古人的诗风,他积累了万卷诗书,内涵丰富。接下来,“遇事时一麾”形容杜甫在处理事情时能以诗表达,其作品中的奇思异想令人眼前一亮。“百怪森动目”形象地描绘了杜诗的生动与多样性。
接着,诗人将陶渊明与杜甫对比,称渊明淡泊无争,他的诗如空洞却能触动人心,简单而深沉。“物色入眼来,指点诗句足”进一步强调了陶渊明诗歌自然流露出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诗人认为,他们的诗歌各有千秋,杜甫直接抒发内心世界,而陶渊明则更注重观察与感悟,两者在诗中的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都堪称诗中的雄杰。
最后两句“二老诗中雄,同人不同曲”总结了两位诗人的独特之处,他们虽然都是诗坛的巨擘,但创作手法和主题各有侧重,各自独立又各具特色。整首诗通过对杜甫和陶渊明诗风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他们高度的评价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郡丞昔称水部才,崄巇历落樟亭来。
府中金印常独绾,几曾或废山公杯。
杭为西浙一都会,此景信美斯楼开。
隙间隐几自吟眺,烟霞岩壑争环回。
夷犹三载亦已久,种竹齐肩柳生肘。
谒舍多赓处士诗,俸钱尽给佳宾酒。
藤萝掩映卷帘时,风流缭绕挥毫手。
未须更觅高阳池,楼中胜事何不有。
君不见风流今日喻杭州,宁数荆南王粲楼。
早晚黄金赐颜色,便应徵拜富民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