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流换眼,避旧约、丳湖叠舸。
听水乐空岩,烟禽深竹,如唤缘流客坐。
往日词仙寻秋地,有顾影、惊鸿来堕。
曾梵夹写名,唐诗摘句,等闲功课。无那。
维摩病侣,松根长卧。
问丈室飞花,悤悤何事,收拾人天净果。
拥髻因依,倚声幽款,赢得定中香火。
残雁外,瑟瑟芦风渐起,送神弦和。
镜流换眼,避旧约、丳湖叠舸。
听水乐空岩,烟禽深竹,如唤缘流客坐。
往日词仙寻秋地,有顾影、惊鸿来堕。
曾梵夹写名,唐诗摘句,等闲功课。无那。
维摩病侣,松根长卧。
问丈室飞花,悤悤何事,收拾人天净果。
拥髻因依,倚声幽款,赢得定中香火。
残雁外,瑟瑟芦风渐起,送神弦和。
这首词以镜湖之水流转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湖面荡漾,舟船重叠,仿佛在邀请过客静坐聆听水声与空岩的乐章。烟雾缭绕的竹林深处,鸟儿鸣叫,如同呼唤着游人,营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
词人追忆昔日词仙在此寻找秋天的灵感,提及顾影惊鸿的意象,暗示了此处曾是文人墨客的创作之地。他还提到了抄录唐诗、摘句等文人雅事,这些都是日常的修行功课。
接下来,词人笔锋一转,聚焦到病榻上的维摩居士,他长卧松根,对飞花飘落感到疑惑,似乎在思考生命的意义。词人借飞花和净果,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禅修的向往。他倚声低唱,沉浸在幽深的情感中,以此获得内心的宁静与香火供奉。
最后,词人通过瑟瑟的芦风和渐起的琴音,描绘出一幅秋夜送神的场景,增添了凄美与哀婉的气氛,展现了对人生无常和自然轮回的深刻理解。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