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闻从垄坻去,垄坻多羌兵。

明月共临峡,风泉如哀筝。

志士莫忆家,将军亦儒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ōngshèshùnjūn
sòng / méiyáochén

wéncónglǒnglǒngduōqiāngbīng

míngyuègònglínxiáfēngquánāizhēng

zhìshìjiājiāngjūnshēng

注释
垄坻:山崖高地。
羌兵:羌族士兵。
明月:明亮的月亮。
哀筝:悲伤的筝声。
志士:有志向的人。
将军:军事领袖。
儒生:受过儒家教育的人。
翻译
听说从山崖高地离开,那里有许多羌族士兵。
明亮的月亮共同照耀峡谷,山间的风声和泉水声如同悲伤的筝声。
有志之士不必想念家乡,将军也是饱读诗书的文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顾中舍赴德顺军》,描绘了友人顾中舍即将前往边疆德顺军任职的情景。诗中通过“闻从垄坻去,垄坻多羌兵”表达了对边关战事的关切和对友人此行的担忧,暗示了前方的危险与紧张气氛。接着,“明月共临峡,风泉如哀筝”运用了自然景象,以明亮的月光和凄凉的泉水声烘托出一种悲壮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在低吟着离别的哀歌。

“志士莫忆家,将军亦儒生”这两句是对顾中舍的勉励,鼓励他作为有志之士,应忘却个人小家,展现出军人的坚韧和文人的儒雅风范,投身于保家卫国的重任之中。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牵挂,又有对边关将士的敬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高尚的品格。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别松上人

千峰趺坐处,而我一相寻。

了了解人意,空空入道心。

触扉知虎脊,震榻是龙吟。

相失名山去,尘缘愧我深。

(0)

客中清明

新火依微出远村,天涯时节独开樽。

故乡陌上多车马,是处坟头有子孙。

柳带缄来沾别泪,石泉梦后怆吟魂。

此间我亦思家苦,绕郭青山似白门。

(0)

浩然楼联

忆故乡两点金焦,同斯胜境;

到此地一楼风月,助我清谈。

(0)

集句联

脱帽看书,生气远出;杖藜行歌,妙造自然。

(0)

谢玉汉夫妻70自寿联

无可颂扬,百姓脂膏,未尝染指;

有何欢喜,七旬夫妇,难得齐眉。

(0)

挽曾纪泽联

恢猷本文正清芬,柔远忆乘槎,谋国敢辞臣力瘁?

宣德树华夷伟望,诏庸宜镂鼎,易名无负主恩深。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