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如此老,盖世几英豪。
草阁三千尺,苍龙五百条。
乾坤中独立,冰雪气难骄。
欲问平生业,撑天手正高。
古今如此老,盖世几英豪。
草阁三千尺,苍龙五百条。
乾坤中独立,冰雪气难骄。
欲问平生业,撑天手正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松挺立、傲视天地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古今如此老,盖世几英豪。”开篇即以“老”字点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将历史与个人命运置于广阔的时间长河之中,引出对英雄人物的思考。在诗人看来,无论是历经沧桑的老者,还是名垂青史的英豪,都如同这自然界中的万物一样,终将归于尘土。这种对生命短暂与永恒的辩证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
“草阁三千尺,苍龙五百条。”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苍松生长环境的险峻与茂盛。三千尺的草阁象征着松树根系的深邃与坚韧,而“苍龙五百条”则形象地展示了松枝的繁茂与力量,仿佛是蜿蜒盘旋的巨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松树的壮观,也暗喻了生命力的顽强和不屈。
“乾坤中独立,冰雪气难骄。”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松树的形象。在广阔的天地间,松树独自站立,不畏严寒,不惧风霜,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独立精神。这里的“冰雪气”既指自然界的严酷环境,也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挑战。松树的坚韧不拔,正是对这些困难的最好回应,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欲问平生业,撑天手正高。”最后两句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松树所代表的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诗人似乎在询问:松树的一生,究竟追求的是什么?答案或许就在它那高举的“手”上——那代表着支撑天地的力量,象征着不懈追求与坚定信念。这样的结尾,既是对松树精神的颂扬,也是对所有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人们的致敬。
综观全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对自然之美和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深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池阳山水窟,石城郁崇隆。
滨江惯戎马,下潮多艨艟。
九派作过客,飞破吴云空。
东入缅逊国,西上披雄风。
我昔倦过之,浪卷无遗踪。
冰霜积弥抱,寒暑感郁中。
复此枉浦棹,迟理高斋桐。
九子想费隐,陵阳羡窦冲。
服食未能遂,名理安可穷。
弋人祖薮泽,焉测冥飞鸿。
攀龙髯而西去,功在社,泽在民,壮气在山河,生平痛哭文章,事后看来,益信为千秋金鉴,即今外患未靖,内难递明,国步艰哉,问孰是其亡系苞桑,中流作砥柱,臣年如可假也,犹堪寄命托孤,鞠躬尽瘁安天下;
整虎旅以东征,氛必清,痍必复,皇图必巩固,时又春秋鼎盛,海内倚之,殆不啻万里长城,岂意余孽尚存,一个遽弱,大星坠矣,不得已苦心陈负扆,重任付同袍,君恩有未报者,留待为厉杀贼,披发提戈赴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