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客中清明》
《客中清明》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新火依微出远村,天涯时节独开樽。

故乡陌上多车马,是处坟头有子孙。

柳带缄来沾别泪,石泉梦后怆吟魂。

此间我亦思家苦,绕郭青山似白门。

(0)
鉴赏

这首《客中清明》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异乡清明时节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首联“新火依微出远村,天涯时节独开樽”,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在遥远村落中,新火初燃,诗人独自举杯的情景。这里的“新火”不仅指清明时节的祭祀之火,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新开始的希望。

颔联“故乡陌上多车马,是处坟头有子孙”,通过对比故乡与异乡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故乡的道路上车马繁忙,象征着生活的热闹与生机;而异乡的坟头却有子孙祭拜,虽是清明时节的传统,却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颈联“柳带缄来沾别泪,石泉梦后怆吟魂”,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柳带象征离别,诗人以柳带沾泪,表达了对离别的哀痛;石泉梦后,诗人通过梦境中的泉水,抒发了内心的悲凉与孤独。

尾联“此间我亦思家苦,绕郭青山似白门”,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身处异乡的思乡之苦。青山环绕的城郭,仿佛是古代都城的象征,诗人将自己比作身处白门(南京)的游子,形象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清明时节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是一首典型的思乡之作。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次韵酬刘湛陆翰撰·其三

寂寞寰中人,去住乖通塞。

君为威凤翔,我将冥鸿适。

各言期千秋,矢死靡有忒。

所愧还山去,生不辨黍稷。

谋生亦已疏,东皋有馀式。

往年惜分手,怆恻长相忆。

良晤难再寻,行行发京国。

(0)

文江八景·其五金滩春涨

春来江上鹁鸠鸣,夜雨萧萧卷浪声。

无限中流频击楫,和风相送片帆轻。

(0)

曲江李年伯

先贤维大道,群蒙赖以启。

白沙宗自然,甘泉认天理。

李翁阐其学,传心在克己。

克己乃无外,吾身岂稊米。

谁云仕不达,懦夫色欲起。

丹綍下天衢,皇言烂于绮。

吾方处尘网,茫茫目有眯。

斯人如可作,从之若脱屣。

(0)

长安道

长安道,道上行人多,五侯七贵纷相过。

黄金绾印青丝緺。长安道,道上行人少。

满眼风波平地来,对面山川尚心好。

人来人去不相知,骋智争名无尽期。

可怜头白不醒悟,只说天西蜀道危。

(0)

寿薛封君

不赴公车慕草玄,一经仍付后人贤。

薛公自爱浆家隐,居士今传洛社仙。

花满碧鸡衔诰日,霜回骢马奉觞年。

昆明万里重霄隔,老去翻疑雨露偏。

(0)

送谈参军免官还吴

孤帆落日去何迟,细草长烟满路岐。

燕地故应销骏骨,汉宫元不妒蛾眉。

千花黯黯春辞幕,片月盈盈夜堕卮。

最是主恩宽放逐,五湖容易乞垂丝。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