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甲满天地,河洛亦腥膻。
吴中曾此开府,风掣绣旗翻。
料得飞书走檄,座右石君应在,披写激忠肝。
玉带声名久,蟾腹与同坚。巡远志,论事业,过前贤。
歌成正气依旧,挥洒似云烟。
门客但存皋羽,有弟竟为臣虏,遗恨到重泉。
欲继西台哭,泪尽不成篇。
兵甲满天地,河洛亦腥膻。
吴中曾此开府,风掣绣旗翻。
料得飞书走檄,座右石君应在,披写激忠肝。
玉带声名久,蟾腹与同坚。巡远志,论事业,过前贤。
歌成正气依旧,挥洒似云烟。
门客但存皋羽,有弟竟为臣虏,遗恨到重泉。
欲继西台哭,泪尽不成篇。
这首诗名为《水调歌头》,作者汪东是清末近现代初年的文人。诗的内容主要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和个人感慨。首句“兵甲满天地,河洛亦腥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中原地区的破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接下来,“吴中曾此开府,风掣绣旗翻”回忆了昔日繁华,如今却只剩下了残破与动荡。
“料得飞书走檄,座右石君应在,披写激忠肝”几句,诗人想象忠诚的将领在紧急时刻仍坚守职责,书写壮志豪情,激发着自己的忠心。接着,“玉带声名久,蟾腹与同坚”赞美了那些坚韧不屈的人格,即使面临困境,其节操也如玉带般长久。
“巡远志,论事业,过前贤”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志向和业绩的追求,超越了前人的成就。然而,“歌成正气依旧,挥洒似云烟”又暗示了尽管有壮志,现实中的无奈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英雄的壮志如同云烟般消散。
“门客但存皋羽,有弟竟为臣虏,遗恨到重泉”表达了对亲人的担忧和对国家败亡的悲痛,尤其是对于弟弟成为俘虏的遗憾,这份遗憾将伴随他直到黄泉。最后,“欲继西台哭,泪尽不成篇”以个人无法言说的哀痛收尾,表达了深深的忧国之情和无尽的悲愤。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时局的忧虑,又有对个人理想的执着,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
放船中流天模糊,淅淅霎霎鸣茭芦。
万顷刹那成玉壶,柔橹荡漾歌吴歈。
老渔直前相招呼,骨相子猷洵且都。
其人岂是斯人徒,相顾而笑掀虬须。
汝为汝兮吾非吾,剡溪风景今何如。
谁能为人作画图,予方奋臂持竿独钓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