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俯渌溪滨,团团上下轮。
与秋为契友,得我亦佳宾。
太白非希彼,伯淳略可人。
霓裳知有曲,不向广寒询。
窗俯渌溪滨,团团上下轮。
与秋为契友,得我亦佳宾。
太白非希彼,伯淳略可人。
霓裳知有曲,不向广寒询。
此诗描绘了延清楼边秋月下的一幅静谧景象。诗人以“窗俯渌溪滨”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临水而建的楼阁之中,视线从窗户延伸至绿水之畔,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接着,“团团上下轮”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夜空中圆润而明亮的形象,仿佛是与秋日结下了不解之缘的亲密朋友。
“与秋为契友,得我亦佳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月的喜爱之情,认为它不仅是秋季的伴侣,也是值得邀请的贵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厚情感和审美情趣。
“太白非希彼,伯淳略可人”中的“太白”可能是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此处诗人以自己与李白相比较,表达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伯淳略可人”则可能是对某位友人的赞赏,意指这位友人的品行和才学都颇为可敬。
最后,“霓裳知有曲,不向广寒询”一句,借用了唐代宫廷乐舞《霓裳羽衣曲》的典故,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并且通过“不向广寒询”,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肯定和对理想境界的超越,寓意着即使在人间也能感受到如同仙境般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山开未开白云梯,人行不行青麦溪。
五年清梦隔蚁穴,千里飞尘深马蹄。
重来交游亦笑乐,但觉几仗烦提携。
门间霜叶无数积,风定水禽时一啼。
药草春喧夜更长,木兰花下听天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