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翁将耳顺,牙齿落、鬓毛疏。
也惭愧君恩,放还田舍,免诣公车。
儿时某丘某水,到如今、老矣可樵渔。
宝马华轩无分,蹇驴破帽如初。浮名箕斗竟成虚。
磨折总因渠。帝锡余别号,江湖聱叟,山泽仙臞。
樽前未宜感慨,事犹须、看岁晏何如。
卫武耄年作戒,伏生九十传书。
病翁将耳顺,牙齿落、鬓毛疏。
也惭愧君恩,放还田舍,免诣公车。
儿时某丘某水,到如今、老矣可樵渔。
宝马华轩无分,蹇驴破帽如初。浮名箕斗竟成虚。
磨折总因渠。帝锡余别号,江湖聱叟,山泽仙臞。
樽前未宜感慨,事犹须、看岁晏何如。
卫武耄年作戒,伏生九十传书。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木兰花慢·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年华易逝感慨的诗句。诗中通过对个人身体变化的描绘,如耳朵失聪、牙齿脱落、头发稀疏,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衰老的感受。
“也惭愧君恩,放还田舍,免诣公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君恩泽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因年迈而不能再为朝廷服务,只能退归田园的无奈。
“儿时某丘某水,到如今、老矣可樵渔。”这里诗人通过回忆儿时玩耍的地方,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成长与衰老。
接下来的几句:“宝马华轩无分,蹇驴破帽如初。浮名箕斗竟成虚。磨折总因渠。”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平和虚幻名利的感慨。诗人表达了即使拥有美好的物质条件(宝马华轩),但到了老年,所有这些也都变得无关紧要,就像破旧的帽子一样。而那些浮夸的名声和权力最终都归于虚无,个人的磨难和挫折往往源自不公的命运。
“帝锡余别号,江湖聱叟,山泽仙臞。”这几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寄托和向往。诗人希望自己能够有一个美好的归宿,就像那些隐居在江湖之间、山泽之中的高士一样。
最后,“樽前未宜感慨,事犹须、看岁晏何如。”诗人在酒桌前虽然有着感慨,但他知道仍需等待,看待岁月的流逝如何对自己和世事产生影响。
“卫武耄年作戒,伏生九十传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警醒,他希望能够像卫武一样在耄年时刻(古人以六十岁为耄)有所作为,同时也期待能够活到九十岁,将自己的学问和智慧传承下去。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衰老、社会现实以及个人的未来寄托等方面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深切思考。
长剑斫山石可摧,劲弓射海波能开。
宿昔相逢重然诺,意气干霄不可回。
酒酣独上黄金台,吴歌忽断天风来。
曾笑要离空侠节,复轻郭隗非奇才。
二十馀年滞京国,俗尘总不关胸臆。
一朝长揖大将军,材官相顾无颜色。
丈夫颖脱自有时,百年遭际几相知。
陈琳倚马能成檄,王粲从军还赋诗。
昨夜秋风吹大旗,据鞍喜动幽并儿。
铁骑连营亘千里,馈饷日日无停期。
喧阗笳鼓长城路,沙拥潮河仍北渡。
杀气遥沈白马关,暮云横断黄花戍。
单于已遁尚屯兵,嫖姚看逐西山兔。
闺中月照流黄机,应念征人犯霜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