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家昼锦坊中住,连屋诗书绝点埃。
好傍溪山结精舍,不看桃杏只看梅。
故家昼锦坊中住,连屋诗书绝点埃。
好傍溪山结精舍,不看桃杏只看梅。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题和侄梅》。诗中描绘了一位居住在昼锦坊中的故人家族,其宅邸内充满了诗书,环境清雅无尘。诗人建议这位家族成员应亲近自然,于溪边山间建造精美的小屋,与桃杏之花不同,更应欣赏梅花的高洁与傲骨。
通过“故家昼锦坊中住,连屋诗书绝点埃”两句,诗人首先描绘了故人家族的居住环境,强调了他们生活的文化底蕴深厚,居住的环境整洁而充满书香气息。接着,“好傍溪山结精舍,不看桃杏只看梅”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梅花独特魅力的推崇。诗人希望这位家族成员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亲近自然,选择在溪流与山峦之间建造一间精致的小屋,享受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同时,将梅花作为自己精神追求的象征,寓意着高洁、坚韧与独立。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摆磨万木声,朝吼暮不止。
吹沙作云飞,物状颜色死。
还念江上山,落瀑鸣几里。
茅茨松竹间,翠的门前水。
下窥石穴鱼,出入数十尾。
是时残照微,古路谁家子。
羸马入烟林,区区何若此。
昔笑今已迷,薄官正如彼。
何当归去来,临流重洗耳。
上党佛祠何可观,开元瑞物图高阁。
又有长廊古壁上,复是名辈题丹雘。
当时泥用丝作筋,意欲千载无剥落。
书奇画妙了不识,讹传墨土能治疟。
寺僧不惜人掐取,笔画遂缺如鸟啄。
后来好事恐磨灭,宝刀裁刬泥如剥。
取之龛置绿板匣,便宝箱楮同美璞。
拂拭还看体势生,盘屈苍虬舞鸾鷟。
在昔不畏屋壁坏,今也常恐儿童扑。
夫君知我心所重,南归赠以致诚悫。
此时虽喜落吾手,老大腕硬无由学。
但当拜贶不敢忘,莫为报言曾未数。
阴蜺横天,长剑欲抉,匣颖未露兮精钢已折。
层冰塞川,猛炬方烈,凝气未销兮高焰已灭。
虽忠毅之有志兮,当衰运之闭结。
嗟身祸之不免兮,甘就死于缧绁。
何贤者之景慕兮,或自表而谢绝。
惟荀公之获御兮,见颜间之气悦。
奚服媚之若兹兮,盖操秉乎峻节。
风裁独高而罕接兮,号龙门而无凡辙。
允简亢不容于时兮,玉虽碎而犹洁。
痛汉纲之颓圮兮,又何毁乎贤哲。
历千古而可悲兮,故余不得而面结。
叨此邦而长民兮,过旧垄而增咽。
嗟异代之有遇兮,若登履乎阃闑。
对风树之萧萧兮,想魂气之未竭。
聊感槩于斯兮,写忧心之惙惙。
吾侪来都下,将踰三十春。
不闻此画塑,想子得亦新。
兹寺临大道,常多车马尘。
设如前日手,晦昧已惑人。
曷分今与古,曷辩伪与真。
闽缁图凤姿,越释弹龙唇。
但知五彩烂,徒谓五音淳。
熟识商声高,孰惊眸子神。
不能评谱品,索玉翻得珉。
二君才调高,言若羽翮振。
将令寻常工,千岁传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