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土杨惠之塑像吴道子画又越僧鼓琴闽僧写真予解其诧》
《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土杨惠之塑像吴道子画又越僧鼓琴闽僧写真予解其诧》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吾侪来都下,将踰三十春。

不闻此画塑,想子得亦新。

兹寺临大道,常多车马尘。

设如前日手,晦昧已惑人。

曷分今与古,曷辩伪与真。

闽缁图凤姿,越释弹龙唇。

但知五彩烂,徒谓五音淳。

熟识商声高,孰惊眸子神。

不能评谱品,索玉翻得珉。

二君才调高,言若羽翮振。

将令寻常工,千岁传不泯。

(0)
翻译
我们来到这都城,将近三十年。
从未听说有这幅画或雕塑,想必你也刚发现不久。
这座寺庙坐落在大路上,常有许多车马扬起的灰尘。
如果拿你昔日的手艺来看,即使是昏暗中也足以让人迷惑。
分辨不清现在和过去,辨别不出真假。
福建的僧侣描绘凤凰的姿态,浙江的僧人弹奏龙的嘴唇。
只知道色彩斑斓,只觉得音乐淳厚。
谁能真正理解商音的高亢,谁又能惊讶于你眼神中的神韵。
无法评价你的技艺,只能寻求玉石般的珍贵。
两位才华出众,言语如同鸟儿展翅飞翔。
你们将使普通工匠的作品流传千年,永不磨灭。
注释
吾侪:我们。
踰:超过。
此画塑:这幅画或雕塑。
晦昧:昏暗不明。
商声:古代五音之一,代表商调。
索玉:寻求珍贵的玉石。
言若羽翮振:言语如鸟儿展翅。
寻常工:普通工匠。
传不泯:流传不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题为《刘原甫观相国寺净土杨惠之塑像吴道子画又越僧鼓琴闽僧写真予解其诧》。诗中,诗人梅尧臣描述了自己在都城看到一系列艺术作品的感受。他首先感叹时间流逝,已经三十多年未见此类技艺,对杨惠之的塑像和吴道子的画作感到新鲜。接着,他指出寺庙地处繁华路段,常有车马喧嚣,使得这些艺术品显得有些暗淡,难以分辨其真实技艺。

诗人进一步比较了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如闽地僧人的画像和越地僧人弹琴的写真,虽然色彩斑斓,音乐动人,但似乎缺乏深度和精神内涵。他感慨自己无法准确评价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只能赞叹两位艺术家的才华横溢,认为他们的作品即使在寻常工匠中也显得独特,能够流传千年而不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观感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艺术的高度赞赏以及对技艺传承的思考,展现了他对艺术鉴赏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途中遣德·其二

谗人嗟罔极,所喜圣朝清。

点璧殊无失,诬金安足明。

林园暌几载,日夕欲兼程。

春到生芳草,濡毫总有情。

(0)

庄敬太子挽诗

拜璧承华蚤,胜冠春制年。

神游何厌俗,梦杳忽升仙。

鹤驾迷春雾,凫灯寄夕烟。

松楸皆北向,时□圣慈怜。

(0)

赠欧湖李郡伯入觐回济南

圣主握乾符泰运,朝宗海国正同心。

汉庭职□原分盖,虞室功多独赐金。

放棹河流乘冻鲜,□城花色正春深。

若看南雁回天北,有客相□□上林。

(0)

赠丘州峰尹永嘉

芳尊相对谈王谢,词藻风流天下闻。

歇马可能寻故事,看鸿争柰欲离群。

双旌晓拂楼头月,孤棹秋浮江上云。

遥想东瓯歌出牧,满城春色动台文。

(0)

次张学士水南见赠韵

新开绿野芳春酒,漫泛桃源曲水觞。

机轴文章传大雅,江山形胜发清狂。

隔沙渔浦多烟雨,故堞人家半夕阳。

三十年前曾客此,不知今日是他乡。

(0)

游九鲤湖纪兴·其四

却笑人生婴世网,如何蕉鹿未分明。

山灵随地堪容榻,仙迹于今空复情。

遥入玄关来问道,谁知白日已逃名。

满湖风雨飞秋叶,烱烱中腾赤鲤精。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